4. 及时点评,适当鼓励。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应给予及时点评,对于学困生及少发言者,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赞美给予鼓励。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一个月。”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发言能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重视,特别是教师的肯定,并将此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教师的鼓励、赞美很容易成为良性循环的起点。在讲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有一学生评价金鱼时用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笔者点评时高度肯定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后,该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而且经常会用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语句。
5. 及时巩固生本教育的效果。
中职教师应特别注重巩固生本教育的教学成果,不让其效果随着下课而烟消云散,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达外,还要让学生会写、会读、会听,特别是能够将这些能力运用于日常交际、求职面试等场合。
6.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在生本课堂中,学生是主人,学生掌握内容的多少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内的有限内容,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材料。如讲授柳咏的《雨霖铃》时,文中写离别的诗句很多,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找出来,然后举一反三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等,学生不仅记住了名句,而且拓展了知识面。
7. 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师不仅应多要求学生用“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即“写”的能力。在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写后说,在日常点点滴滴的训练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8. 将课堂发言纳入期末总评。
为了鼓励学生敢说、多说,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之初就要制定课堂评分表,向学生明确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将作评分记录,表现积极的还可以加分,而每一个分数都将计入总评,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有时还采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发言,成绩归小组全体成员所有,这样,即使有学生不愿说,也会有组员督促他说。这一招非常有效,学生发言积极性比之前好多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作者单位: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