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是中职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本文根据《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的要求,结合在校学生的情况,从阅读习惯、材料选择、运用技巧等常规而又实际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的例证,深入浅出地做出了论述。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句型和词汇,更重要的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每年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Level 1),阅读理解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较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学生平时阅读习惯的一种检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浓,把英语学习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课外阅读被看成是浪费时间。因此,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阅读量严重不足,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更是无从谈起,导致阅读速度慢,信息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差,甚至不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也有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因为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一看到阅读材料生词多,难度大,阅读速度就慢,很难坚持读下去。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采用兴趣导向、循序渐进的方法,收集一些趣味性强、生活气息浓郁或学生感兴趣的短文,给学生每天定任务,定时间,每天阅读一至两篇,节假日也规定阅读任务,并对阅读用时进行认真的记录。阅读后应完成一些相应的练习,或阅读理解训练,或摘抄好句,或记忆几个单词等。教师要利用固定的时间进行小结和评价,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取得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给予阅读辅导,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坚持进行三个月或一个学期以上,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不断增加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理解能力及对语言的敏感性,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二、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教师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泛读、略读、跳读、细读),一方面在扩大学生阅读量, 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可以将阅读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第一步把握基本内容,要弄清 “写什么”;第二步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第三步掌握文章写作意图。此外,还要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主要包括如何准确归纳文意、段意和句意,如何准确抓住和理解文段涉及的事实和细节,如何有效读出文段的言外之意,如何理解文段的人物性格,如何展开推理,甚至如何辨认图形等。而重点需要掌握的是找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的方法,英语短文通常都有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 用以说明文章的主旨。
阅读一篇文章,判断主题句也有一些规律,不少文段中,每段的首句就是该段的主题句,然后围绕这一题再具体地陈述,例如:An educated man is a tolerant man. He respects the opinions of his friends. For example, Dr. Reynolds likes old things. He likes old paintings. He enjoys old books. He owns old furniture. Some people don’t like any old things. They don’t like old paintings; They don’t enjoy old books. They always buy modern furniture. Dr. Reynolds never criticizes them. He respects people’s differences. He understands human nature. He is a wise and kind man. 主题句“An educated man is a tolerant man ”, 说明本段的中心思想——有教养的人是心地宽宏的人。第二句是主题句的补充说明。第三句举例来论证主题句。
另一种情况是主题句出现在文中或段尾,通常是先做具体的陈述,然后归纳文章的主题。例如:Give students a chance to grow. Don’t mold them from one of a thousand patterns. Let them seek knowedge; But don’t find it for them. Let them learn patience; Do not force it on them. Let them take their own time to grow; Do not set rigid time schedules. Most of all, Do not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