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异性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保护学生情感出发实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
一、隐性分层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隐性分层,就是教师采用内在的尺度法,以一个自然班为单位,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征、喜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暗中”把相当水平的、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归结为一个个“层次”并分配在不同的组内,把学习小组分成A、B、C三个层次。“分层教学”是指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基础,依照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评价。目的是让使各类学生,人人有喜好,人人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体现成功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质。
二、隐性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一)对学生进行诊断调查。
要开展分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学生分层。如何准确诊断?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测试法。笔者对08级中职会计4班56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记名的问卷调查和入学英语水平测试。
英语学习问卷调查情况
从问卷调查反映,该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技能、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以及喜好、目的、动机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从成绩摸底测试看,该班学生成绩还算正态分布,优秀与不及格的比例不算大,合格至中等上的占绝大部分。
(二)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教学。
学生的学习英语动机、爱好、技能、方式以及成绩基础基本了解到。如何分层,这是煞费心机的技术性问题。是依据情感爱好分层,是以学习方法分层还是以成绩分层?以情感、爱好、方法分层可能出现成绩的优、良、中、差都交叉在其中;以成绩分层可能出现学习积极与懒惰也难以得到激励。为两方面都得到兼顾,真正达到分层教学能较大幅度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成绩,笔者是这样分层的:A层(求教共进层),则把一些中等以上成绩且学习英语兴趣高的学生与成绩优秀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组合,目的是通过中等以上的学生求知请教成绩优秀的学生,促其共同提高;B层(帮学共进层),则把部分成绩优秀且乐于帮助同学的学生与中等成绩而学习兴趣不高、方法欠妥的学生组合,目的是通过乐于帮助同学的优秀生主动帮助中等成绩但学习兴趣不高、方法欠妥的学生,不仅把成绩中等、欠佳的学生带动起来,而且也提高了优秀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C层(教学共进层),则把部分优秀、良好且有“小先生”模样的学生与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组合,目的是通过“小先生”“一对一”地“帮困”。在“帮困”过程中“双赢”。
(三)如何开展教学。
主要按A、B、C三类学生从目标、内容、问题、作业四项内容上分层,并采取不同类别不同教学方法。则每类学生中的优秀、良好、中等、待发展等层次在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