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者,只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才能恰当地、正确地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实效的对策
(一)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无论教师是采用高要求,还是低起点或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分层次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能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便于实施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认识,重视英语教学。
目前大多数人还保留着传统的人才观,他们认为,只有上了普通高中,考入高校,才是正道。殊不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加大,蓝领高薪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为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培养人才。如什么样的行业或职业要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在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实施细则的制定中就要体现出来,将英语基础课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结构中,使英语基础课真正体现其学科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效果,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合适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中职英语教材应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与学生英语基础尽量相衔接的教材。在基础英语的选材方面,首先应该注意语言交际的功能,增加一些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英语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等。在专业英语的选材上,要有一定量的学生毕业后接触到的产品简介、操作说明和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树立专业知识和基础教育并重,努力促使学生由语言的学习者向实践者转变,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转化为语用能力,把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引向市场化的专业英语教学,将学以致用的效果最大化。
(四)加大投入,增加设备。
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益重视中职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中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各学校和地方应进一步加强中职英语教师的配备、重视中职英语教师的业务提升:另一方面,各地方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软硬件的投入,使其与不断更新的中职英语教学相匹配。首先,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大投入,添加一些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利用现代化传媒技术,发挥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现代化传媒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要具备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教师要从教学管理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1)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2)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3)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进行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4)合理运用多媒体声、像教学设施,做到直观、趣味,使学生易于接受。
(六)加强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确保测评多样性。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评价应围绕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建立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评价应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评价结果,又注重评价过程,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不断完善英语教学的评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