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巧设背景。
结合所听或所读的文章,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需要专门讲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或放映一段电影,既拓宽文化导入的渠道,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解,如在教“the Frontⅰer SPⅰrⅰt”这篇文章时,涉及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文章中出现了不少描写本部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词汇,像frontⅰer, Death Va1-1ey, canyon, grⅰzz1y bear等,学生比较陌生,与其干巴巴地向学生讲解这些词的字面意思,还不如借助多媒体,让他们看一看有关图片,就会领悟拓荒精神的含义。(四)角色扮演,直观生动。
角色扮演是通过确定角色和一定的话题,让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情景之中,使他们体会到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对象打交道时,应该如何得体地言语。例如:教师选择一个话题“如何作客”,告诉学生扮演的角色:主人—客人,地点:主人家中。然后学生对话,表演后,教师可再放一段英美国家人们如何做客的录像,这个活动不但活泼有趣,而且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目的语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
(五)善用比较,随时碰到随时讲解。
在介绍英美等国的重要节日:圣诞节、感恩节等时,首先让学生看一组介绍中国几个重要节日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及庆祝方式,人们装扮、环境布置和食物等。再让学生看英美等国节日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习俗、象征。通过讨论、对比,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尽量使用正确和得体的外语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核心,以课文和练习为线索,补充一定的文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J].外语界,2000,(2).
[2]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次[J].外语界.1996,(4).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