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概念对比
在学习中,有一些概念,可以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的理解。PS基础教学中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一个是选区,另一个是路径。这两个概念所包含的知识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要使学生能学好PS课程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这两个概念。笔者在教完教材后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①选区\路径在图像中如何显示?
②选区\路径间的组合方式各包括几种,如何实现?
⑧如何为选区\路径填色、描边?
④如何移动、取消、复制、变换选区\路径?
⑤选区、路径之间如何互相转换?为什么要转换?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进而让学生对选区与路径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3.图像对比
抠图是PS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操作。所谓抠图,就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从原始图片或影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图层,主要是为后期的合成做准备。PS中用于抠图的方法有选区类工具、快速蒙版、钢笔工具、抽出滤镜和通道等。其中抽出滤镜和通道对于特殊图像的抠图作用很明显,是学生学习PS必须要掌握的两项操作。那么图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呢?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先与学生分析图像的特点,再根据特点选用合适的操作方法以达到目的。
如以上三幅图片,图一的人物轮廓清晰、背景简洁,抠图可以选用磁性套索工具、钢笔工具或魔术棒工具等,抠图任务很容易完成;图二中女孩和小狗的毛发比较凌乱,想要保留图片本身毛发蓬松的效果,单一使用选区类工具进行抠取很难实现,而抽出滤镜和通道对于这种特殊图形的处理可以让人得到满意的效果。抽出和通道的特殊作用是可从繁杂的背景中抠出散乱的发丝、羽毛等,也可以抠取如图三中透明的纱。通过图像对比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图像的能力,也让他们对
抠图操作有了进一步认识,为后期的图片合成打好基础。
4.实物对比
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PS基础知识后,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进入到实战阶段,尤其是中职生,他们渴望所学到的知识能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用PS进行海报设计、影像处理、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几大领域的基本制作流程。
如学习包装设计时,首先需要学生了解包装的分类、造型和设计要素,所以,课前笔者会要求每一位学生带一个包装品进课堂。面对琳琅满目的包装品,笔者会让学生按照包装的形状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虽然拿回来的包装品都不相同,但主要可分为盒装、袋装、瓶罐装三种类型,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包装的分类,明白设计之前要先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设计包装的类型。笔者再让学生把拿回来的包装品拆开,观察它们的平面图,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分析平面图的构成,比较不同形状平面图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对盒形包装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笔者甚至在课堂上引入了手工环节,让学生拿纸制作一个盒子出来。解决了对包装平面图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观察包装品上所包含的信息,学生发现每个包装上基本包含商品名称、图片、广告语、使用说明、条形码等,由此,学生理解了在进行包装设计时要有加入该有的设计要素。
有了对包装的以上认识,此时让学生利用PS为一款润手霜制作一个外包装,学生表现出十足的自信心。所以,实物对比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品带入课堂,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以上列举了几项对比教学法在PS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笔者认为通过对比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使学生能在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能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又能分析出知识点之间的个性,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处,通过联系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对比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实现了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