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机体条件不同,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如果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则难以达到既定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科学运动医学知识对体育锻炼进行必要的监控,以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锻炼;机能测定;自我监控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教师以及各类医学院校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解剖生理学》这一门课程,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和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解剖生理学知识并不陌生,然而医学院校的学生却往往忽视这一门学科的实际指导意义。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充分运用这一知识优势,让教学与医学专业特点有机结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运用心血管机能测定法,因为此方法学生有一定的生理理论基础,学生较易掌握,也易进行自我监测,对学生课外进行锻炼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两种心血机能测定法:
一、施乃德(Schneⅰder)心血管机能测定法这是一种传统的典型的心血管机能测定法,它不外
乎就是测量运动前的心率和血压,运动后的心率和血压,以及其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施乃德心血管机能测定法测定步骤为:
第一步:静卧10分钟,测卧位收缩压和心率;
第二步:站位两分钟后测收缩压和心率(15秒×4);第三步;在30秒钟之内,以一腿上下18英寸高的凳子15次,之后立刻测心率(15秒×4);
第四步:以后继续数每15秒钟的心率,直到恢复原来水平为止。按下列各表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根据以上六个表的数据进行自我查对,并计数出自己的分值,然后根据下面所列的等级进行自我评价。
17~18分为甲等;14~16分乙等;8~13分为丙等;7分以下为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