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业管理基础课程学习中采用活动教学法,通过活动的实施开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计各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及操作流程,学生通过开展舞台秀,借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活动汇报的学习方式,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把课堂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任务,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从而了解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活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物业管理基础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物业管理基本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掌握日常物业管理的操作规范和工作制度。在物业管理基础课程中采用活动教学法,是通过创设物业管理工作环节及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即学生借助岗位操作、调查分析、活动设计、登台展示(汇报)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分享阶段性学习成果,并借助师生互动,完成知识内化、知识提升、素养提高的有效课堂教学形式。
二、活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组织要求
1.活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活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与课程的任务相结合,采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授课过程,以任务为引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学习,具体课堂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活动教学法课堂教学结构
(1)课前学习
在物业管理基础课程中运用活动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析教学对象,研究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好课程的活动教学资源设计和规划。通过课程资源导入,提出学习问题,学生领取活动任务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自主探究搜集物业管理基础等知识,通过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完善知识,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物业管理工作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职业工作能力。
(2)课堂教学
本环节是将设计的课堂活动任务实践化的过程,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展示的过程,也是活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或小组之间的活动实践,将学习任务(岗位操作、调查分析、活动设计、登台展示)等不同的活动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学生通过模拟工作活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