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他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思想正好切合当下职业教育的主流方向,其一,“教学做合一”与当前中职教育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教学上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让师生在教学做之中进行互动,促进素质教育及技能培养,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识规律,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中职学生学习耐力和学习注意力相对于偏弱,他们普遍厌倦单纯的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喜欢勤动手,课堂上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彰显教学有效性。其三,“教学做合一”提倡以“学法”定“教法”,教学过程中避免“教自教、学自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高效课堂。其四, “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实现“工学结合”,在教学上模拟工作实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微生物检验》是一门以操作任务为主线,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进行教学,以“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更能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做”中感悟、获得知识,教师要在“做”中传授知识,从而能使学生愿学、会学、学会。本论文以《微生物检验》课程为例谈谈实施“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探究式教学”
对于教材上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按照传统的讲授法要达成教学目标其实并不容易,原因是中职学生专注力和耐力普遍不高,另外,理解理论性的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一点应该大部分中职教师都深有体会。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指导下,对于教材上纯理论性的知识,教师创设“做”的环节,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活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知识,解决理论性的知识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动手探究,打破讲授法教学的沉闷课堂,能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习成效,践行陶行知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例如:“抑菌圈形成”这一知识点,笔者增设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进行教学,把单纯的理论知识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课前,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并动手做以下探究实验:①把小钢管放置在琼脂培养基上,将红墨水注入小钢管中,发现在小钢管的周围出现一个红圈,而且颜色同中心向外逐渐变浅(图1);②在含敏感菌的培养基上面放置几个小钢管,在小钢管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抗生素,置于培养箱中培养16h,发现小钢管的周围出现透明的抑菌圈(图2);③设置无抗生素的实验作为②对照,结果发现培养基都长满菌,无抑菌圈(图3)。课中,展示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并按要求画出抗生素的扩散图来解释抑菌圈的形成;在展示成果时,各小组争相发言,并能准确地解释抑菌圈的成因。由此可见,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引入“做”的环节,通过“做”使学生领悟知识,自我完成知识的推理,轻松地解决教学的难点,其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
图1图2图3
二、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做中学,学中做”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做中学乃是真学。《微生物检验》是一门以操作任务为主线,只有“做”才能真正地感悟地知识、习得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药物的无菌检查”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等即使教师重复讲授也比不上学生动手体验一次、观察一次,动手做一做,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