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还发现,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学生和教师,间接作用于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因就业的需求而更加重视双语课程的学习,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也随着学校、政策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双语问题不是简单的语言教学或学习,课堂教学往往会受到不同社会权力关系的左右,研究者应根据具体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教学情况具体分析[10]。
双语教学是语言学习、知识传授和情感教学的有机统一,也是语言、教育、心理、社会等不同层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在与教师、同伴和学习环境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语言水平和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学生知识体系、语言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了解,并根据学校安排和社会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更有效的双语教学。
五、结语:建议与展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对“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及它们对教学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已达成共识;此外,他们还一致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师生态度比其素质和能力更为关键。但对于他们各自在双语教学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学生和教师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此本文建议,在我国双语教学实践中,各有关群体应当明确自身的地位、作用和责任。
首先,学生应意识到自身在双语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双语课程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明确自身的学习动机,才能不断探寻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加强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挖掘、勇于创新的好习惯,努力成为精通专业知识、具备良好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其次,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将语言交际和专业知识相统一,将技能传授和性情陶冶相结合,将本土特色和国际前沿相衔接,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考评机制,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策略,使双语教学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平衡第一语言和外语的使用比例,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式和启发式教学等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及时反馈。在全球化、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创新教法、教材,例如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等网络平台和最新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特殊潜质,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应成为有效教学强有力的促进者,创建良好的双语教学氛围,改进学生选拔和培养方案,优化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成果考评和奖励机制,组织系统的双语教学示范和师资培训,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进一步为双语教学提供经费支持、技术帮助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谈多娇.双语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1):83-86.
[2]Baker,C.(2002).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3]余强.双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Tikunoff W J.Applying Significant Bilingual Instructional Features in the Classroom.Part C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 Series[M].1985.
[5]Mearns T,Graaff R D,Coyle D.Motivation for or from bilingual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arner views in the Netherlan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Bilingualism,2017(4):1-14.
[6]Marsh H W.SEEQ:A Reliable,Valid,and Useful Instrument for Collecting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2,52:77-95.
[7]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8]Stevens J P.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M].Routledge,2012.
[9]Feng A.Bilingualism for the minor or the major? An evaluative analysis of parallel conception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05,8(6):529-551.
[10]Cummins J.Language,power,and pedagogy:Bilingual children in the crossfire[M].Multilingual Matters,2000.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