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匠精神导向师德建设”的内涵探析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据报道,截至2012年,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共有5586家,其中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1]企业长寿的秘诀在于,他们都在传承“工匠精神”。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国、日本等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宝贵经验。
“工匠精神”是指从业者在长期职业生涯中养成的职业风范,以产品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表现为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对职业的执着奉献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需要从以下五个维度解读:一是从哲学层面看,具有精神坚守和价值追求的工匠,谓之有匠心,有匠心之基,方能由技进道,进入这个职业领域的自由王国;二是从文化层面看,但凡“工匠精神”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必须要有崇尚工匠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价值观文化,并使之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源流和社会“习惯”;三是从制度层面看,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从法的高度去保护原创首创、保护知识产权,严格监管市场,惩罚造假售假,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合力,此乃“工匠精神”生存基石;四是从社会层面看,始终坚持潜心研发、专注学问、专心学习、爱岗敬业等,可谓之为“工匠精神”;五是从价值理念层面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其核心内涵与“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2]
(二)“工匠精神导向师德建设”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工匠精神”不仅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崛起,还能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也能促使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工匠精神”是所有职教人应具备的品质修养,而作为培养未来工匠的职业教育,更应当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为紧扣时代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应大力倡导实施“工匠精神导向师德建设”模式,厚植“工匠精神”于师德建设全过程,作为培养“匠心德行”双修的“四有”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教师的“工匠精神”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工匠精神”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是优化人文环境,寓“工匠精神”于师德建设全过程,如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在教师队伍中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匠心德行”的教育理念;二是立足实践体验,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榜样学习等大量有效的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内化道德情操;三是紧扣职业教育特色,培养教师修身立德、践履笃行的品性,以专业实践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增强为社会服务的实力,促进师德建设与行业职业道德的接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匠精神”视阈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之路径
(一)“树人树木立匠心”是前提
《管子·权修》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先立德再树人,欲树人先树心。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匠人必先淬炼心性,保持激情,培养职业认同感;唤醒体内的一流精神,才能达到一流的技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仅要传授学问之道、业务之道,更重要的是传授为人之道。身为一名师者,必先成为学生的为人之师、品格之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引路人,师德是人格丰碑的塑造者。师者,就是对学生拥有责任心,对工作拥有事业心,对自己拥有平常心。师德,发自内心对学生的大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倾注。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师德建设月、道德讲堂、好人评选等活动为契机,组建“教育义工团”,搭建“师德师风展示平台”,推广“网络家访”新模式,表彰“师德师风典范”,建立“师德师风考核的长效机制”等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能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敬业奉献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学院良好的师德形象,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3]师德修养的提升是永恒的教育主题,职业教育应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发展理念、培育“工匠精神”纳入师德要求,引导教师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开阔的眼界,从更高的高度来理解教师的职业和使命。
(二)“技能训练强匠术”是载体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人”要以技养身,嗜之越笃,技巧越工;竭其心智,穷其工力;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要把“工匠精神”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渗透于教学育人各个环节,细化为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师核心素养体系,掌握和强化中高端职业技术技能;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养成和践行“工匠精神”。[2]因此,育匠人须强匠术。
教师技能比赛既是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平台,也是展示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