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企合作育匠人”是趋势
多年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发展校企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成功搭建了“鲲鹏精密义齿、雷诺视光技术、科方临床检验、旭兰时刻美容”四个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以推进校企多方位合作、产教深层次融合,改革职业教育的一元化办学模式,打造育人双主体的办学格局。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让专职教师熟悉所教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和企业相关制度;让兼职教师规范从教行为,提高师德水平;进而达到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与行业职业道德有效融合的目的,以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4]在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在企业里的身份是学徒。“现代学徒制”不仅注重师傅向徒弟的言传身教,更重视在师傅“传帮带”的过程中注入“工匠精神”思想,薪火相传,夯实具有工匠基础的人力资源。但是,建立企业“导师制”队伍,必须做好把关、培养和监督工作,不仅要重视师傅的业务能力,更要重点考察其道德素养。并坚持以导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其转变观念,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了解职业教育现状,提高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以促成行业师资的业务经验与育人理念的有机融合,真正达到业务精湛、道德过硬、教学有方。[5]校企合作之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为充分发挥行业师资的优势,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导师制”队伍,需完善行之有效的资格把关和监督培养机制,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正所谓“匠于心、精于工、品于行”才能造匠人。
“工匠精神”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人核心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院校教学育人各个环节必须贯彻的培养目标。构建“工匠精神导向师德建设”模式,以“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向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职业教育信念;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师德建设全过程,开展教师队伍中“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与养成教育,实施“树人树木立匠心、技能训练强匠术、校企合作育匠人”等路径,内化于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外显于行为世范和教育教学;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匠心德行”双修的“四有”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2018年度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医美容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03Y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5.
[2]李进.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37-40.
[3]傅雪芬.医德引领的德育模式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1):45-47.
[4]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7-98.
[5]张平.职业院校行业师资引进应注意的问题[J].东方青年·教师,2013(22):280-281.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