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地建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并可推广的公益劳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既传承了传统的“洒扫应对”素质教育方式,又结合了新时代对学校立德树人的要求,做到了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务要求,浓墨重彩书写好学校教育“奋进之笔”,首先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公益劳动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宋代大儒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提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洒扫应对”是生活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其目的在于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生活中的礼仪和劳动习惯,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公益劳动素质教育很好地传承了这种优秀传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且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二、 公益劳动素质教育的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第一课堂,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二是通过第二课堂,在学校统一管理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教育活动、军事训练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东邮院)在第二课堂方面已经建立起“十个一”素质行为养成教育学分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育人手段,提高了素质教育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效果,学校根据学校人才定位以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毕业前培养起“身心健康、自我发展、包容兼蓄、爱岗敬业、社会责任”五个良好人格特征,具备“价值观调适、高效执行、沟通分享、解决问题、学习创新”五种通用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决定在第一课堂开展素质教育,并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于2015年设立的第一课堂素质教育——学生公益劳动素质教育课,涵盖了卫生防疫、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劳动锻造,以及茶礼仪、酒礼仪、插画艺术、演讲与口才等美育课程。本课程以实践体验为主,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美好的礼仪、劳动、书法、演讲、茶艺酒礼、安全等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 公益劳动素质教育的核心
如何将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进行量化,提升文化育人质量水平,将统一要求与情感激励并重,重视学生情感价值和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认同素质行为教育的价值,增强学生践行素质行为教育的动力,是关系到素质行为教育成败的关键。广东邮院公益劳动教育集劳作、安全、美育、传统文化等为一体,科学设计课程,通过劳作实践、教学实践、艺术鉴赏等形式,普教于行,寓教于乐,丰富职业素养内涵,实现教学目标。广东邮院的公益劳动素质教育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部分课程)。
(一)卫生保洁劳作
学生在劳作中主要负责学习与生活环境保洁,如校园内道路、广场、绿地、教学楼、学生宿舍区公共环境卫生的清扫及保洁工作,指导员向学生传授如卫生防疫、环境消毒、花草维护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的劳动技能。劳作在确保学生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实施。
(二)茶、酒文化,茶礼仪
中国茶、酒文化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公益劳动素质教育中的茶、酒文化礼仪课程,包含了对茶、酒文化基础及茶酒类别的学习,对茶具、酒具的认识,重点讲解茶酒文化及礼仪,使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茶、酒文化的同时,学会生活及职场礼仪,培养了学生的高雅艺术情怀。
(三)中国书法鉴赏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