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设世界前列、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就必须掌握职业教育的核心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至今虽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处于大变革时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职业教育先后进行的全国重点职业学校评估、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以及现在进行的自我诊断办学水平评估来看,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核心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还未完全掌握。因此,我们只有掌握了职业教育的核心规律和根本特征,才能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进而建设世界前列的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借鉴德国双元制,当是扬德国双元制所长而避其短,将专业建设与专业模块训练有机地结合。学生在学校围绕专业模块不断强化和不断提升技能,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核心规律和根本特征;同时又能掌握更为系统的专业知识。
一、德国模式、双元制实验及我国职校职业教育大略
我国职业教育界长期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但始终没有抓到德国双元制的本质。所以,部分人才会得出结论: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不适合中国,德国双元制我们学不了。然而,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各国实现职业教育的形式或者说模式是可以不同的,也确实有许多不同。但是职业教育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职业教育应该有共同的特征。而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是使德国经济腾飞、并使德国企业保持强大竞争力的秘密武器,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我们通过解剖德国双元制,并与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对比,从而掌握职业教育的核心规律和根本特征。
(一)德国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中,学生分别在职业学校和企业学习,其中30%~40%的时间在学校,60%~70%的时间是在企业。
学生在学校学习这段时间,学生完成的是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在课堂上的上课学习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内容体系、深浅度、所学知识能否与企业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加紧密、更加适用等有所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企业。学生在企业不是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而是由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学生在企业从事生产工作。这种职业教育是岗前培训、也是生产;学生在企业既是学徒,也是员工。
(二)我们在学校的双元制实验
为了实现广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建世界前列、全国一流的教育目标,我们自2017年初在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开始了对职业教育核心规律及其根本特征的探索。我们在实验中也依照德国双元制的模式来进行探索——我们将学生的内务工作管理进行企业化管理,宿舍区域就是一个企业,学生在这个企业里学习和接受内务工作培训,进行内务工作。我们对学生提出:宿舍内务工作就是学生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为此我们制定了宿舍内务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要求,对学生进行内务工作训练;不断提高内务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每天进行检查评比,给予表彰和鼓励。这样,学生一元在课堂上课;另一元在宿舍区域企业,由宿管人员对学生进行内务规范培训,学生在进行内务培训和内务工作——这种形式与德国的双元制在形式上完全相同。虽然内务的工作训练其技能与学校所学的专业不相符,但这能让我们更好地进行比较从而找出职业教育规律性的东西及其特征;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内务管理是该校增加的一门课程。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对学生的职业信仰(学生对内务文明的追求、主动设计内务、想方设法创建文明宿舍)、职业行为习惯(规范化水平)、职业技能(内务工作的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学生的工作热情、敬业精神、追求品质的精神的提升是富有成效的。
(三)我国职校职业教育(侧重讨论中职学生在校学习)
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采用的是2+1或者是2.5+0.5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者是两年半,另外一年或半年到校外顶岗实习;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学校是以教学为主,学生在校是以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在专业学习时,也有一定的实操和实训,如有的专业有实训周、有的专业是一个学期里每周一天。教学对技能的要求是了解、掌握、熟练掌握。
二、德国模式、学校双元制实践、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教育的对比(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