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涯起航,创新成就未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学校成立了以培育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创客空间——“蝶梦空间”,有五大创客中心,分别是机器人创客中心、3D打印创客中心、艺术设计创客中心、网创创客中心和美食创客中心。通过创客中心创新创业的培训模式,学生收获很多,包括参加各类比赛获奖,甚至发明专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自尊自信的“三牧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创新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创新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成就学生的未来。
二、立体化的措施
1.系统开设,规范有序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心育理念,设计了紧密衔接、层层推进的中职生生涯心育系列课程,同时引进职业生涯规划测试平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生涯规划,对职业兴趣、性格特点和能力倾向进行立体定位,引导学生找准未来的职业方向。
2.多彩心育,润泽心灵
(1)心理健康活动,渗透生涯心育
每年学校都举办心育节活动,结合生涯心育内容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电影欣赏、心理测试、班级心理板报评比、心育主题班会、团康活动,渗透生涯规划知识,同时让学生在系列活动中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从各种活动中快乐成长,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三观。利用橱窗、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心语》小报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生涯心育知识。
(2)开展讲座及活动,做好职场心理准备
开展不同主题的生涯讲座,如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选择、生涯规划、岗位需求、企业招聘宣讲等,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前做好职场准备。针对毕业生,开展“职来职往”模拟招聘会活动,通过模拟招聘会,让学生体验招聘场景,实战演练,提升学生求职自信心。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润泽学生心灵。
(3)联结校内外,开展社团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校内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结合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培养兴趣和发展技能,提高自信心,探索职业选择道路。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经济社会的认知,提前体验就业岗位,有助于学生清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3.专业引领,创新为先
建立五大创客中心,通过创客中心创新创业的培训模式,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耐挫能力,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信心,突出生涯心育中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特点。
4.四维一体,共育英才
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学校注重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同时,提供平台让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中得以健全人格,形成四维一体的培养模式。
(1)校外延伸,共同关注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企业和社会,通过家长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家长课堂、企业课堂等多种途径,为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与合作企业的主管经常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企业的情况,达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同时与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南海义工联等多方合作,开通家长热线,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构成的四维立体成长环境中得以良好形成。
(2)科研引领,专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带动心育工作往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完成的研究有中职学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研究,正在深入开展的研究有广东省中职学校优质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三五”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等。
三、结语
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的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多方联动的职场心育平台,不懈地进行职场心育学科渗透,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特长,提升了专业技能,强化了职业发展意识,科学规划了自己的人生,逐步实施自己的生涯规划。
责任编辑 陈春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