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代责任产生的心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如何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主观体验、后继行为选择,是责任产生心理机制的关键。在新时代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呼应。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归理论本身,深入研究理论本身,进一步挖掘其强大科学性。二是回归社会本身,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规定,以及社会的相对性让个体在面对自由与必然的选择上,必然承担相应的责任,深入社会调研,进一步完善理论。
1.思维方式。教师看待教学工作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会用“美好”去衡量工作的环境、思想的交流、教学技能、学生的成长。在职业生活中,需要更多的获得感,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的提升。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
2.行为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形成和确立的,为全体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包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在新时代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新的理论问题、解决新的主要矛盾,不能因循守旧,要勤于思考,冷静分析,辨析是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3.价值判断。这是指思政课教师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价值判断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元文化的交溶,使得传统的判断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加强,更要求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运用其思想、方法去指引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因此,其价值判断要有大格局、大气度。
4.主观体验。主观体验是强化理论认知的重要方式,这种主观体验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收获的情感反映,表现为学生的认同、同行的认同、学校的认同及自身的认同。当获得这些认同时,其坚守职业本真的情感强烈,会自觉选择应该用的责任去规范自身的言行。
5.后继行为选择。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有效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之后,能够发自内心地真心喜爱自己的工作,形成自觉的理论研究习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不断检验自身的修养。
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
1.回归理论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思维方式有科学的支撑。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其理论本身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这种真理、逻辑本身对责任意识思维方式的建构有科学的支撑。
2.回归生活现实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行为规范要素有方法的指引。责任本身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社会规定性,行为规范就是这种规定性的载体,其内容是对生活现实的规定。行为规范要进入个人的认识领域,才能与人的思维方式有效控制个人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从生活现实出发帮助个人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服从行为规范的指引。
3.回归精神追求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价值判断有信仰的追求。价值的判断是对真、善、美判断的基本能力,能够使自身的发展建立在适应社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之上,获得“大智慧”、“大气派”的个人精神修养,将理想与现实对话,当教师个人的精神表现为此时,其职业生涯的追求就变得不再功利和浮燥。
4.回归社会发展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主观体验有担当的需要。责任就显性的表现就是担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知行合一,建立深层次的“社会必然”的认知,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主观体验,将这份职业的崇高使命变成自己个人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主动“担当”。
回归社会发展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后继行为有完整的建构。重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理论与个人生活的所有经验进行对照,在历史发展的脉落中,梳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使个人对责任产生的后继行为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预判,才能对职业的责任进行完整的建构。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MYZX201745;及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7年“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SZY012。]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 [N].中国教育报,2013-11-08.
责任编辑 魏家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