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她被誉为“广东邮电黄埔军校”;现在,她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然而,在有些人眼中,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邮院”)的办学方式多少有点另类。2017年10月18日,对于陈玉欢校长和她领导的邮院来说,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正是多年来邮院一直坚持的理念,一直践行的道路。这仿佛是邮院的一次“正名”,让邮院人更加坚信自己多年的付出和探索是值得的,也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干劲,在跨界发展的道路上,和合共生,蓄势谋远,让荣耀邮院梦启新篇。
和合共生,凝练学院发展原生动力
“合则成体,聚则生息。”合,不仅是事物之间的融合,更重要的是由彼此的融合而产生出新的火花。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邮院发扬“合”文化,以融合为核心,求同存异,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活动,不断完善开放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搭建多样化的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学历教育、培训体系协调发展,持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合文化对于提高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凝练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增强学院的社会满意度都大有裨益,这是邮院内涵发展的动力,也是她面对社会所体现出的气质、风貌。围绕“合”这一核心理念,邮院形成了六大子文化系统:使命融合,即立德树人、学培融合、培养英才、创造价值;机制统合,即校企一体、双轨运作、市场导向、战略驱动;资源整合,即平台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管控顺合,即合纵连横、组织顺畅、运转通达、质量精益;人才聚合,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尊重人才、崇尚智慧;物我和合,即勇担责任、师生同乐、校园美丽、和谐向上。这六大子文化系统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特色的育人文化。
在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合文化一直渗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之中。邮院不仅注重内在合文化的打造,也善于融合外部的资源,时刻关注行业的变迁,聚焦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转型,尤其在21世纪邮电与通信行业重组改革的浪潮中,乘势而上,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学校围绕广东省信息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依托通信行业优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三大专业群,助力广东省信息通信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转型。
几十年来的锐意进取,一路开拓,合文化不断积累、沉淀,邮院肩负高职教育的使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现在,邮院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广州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在相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示范效应。陈玉欢校长多次受邀参加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年会等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学校的办学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如今,邮院各体系和合共生,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贯通,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融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辅相成。这一格局,诠释着邮院人多年来的追求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