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验式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结合的优势
首先,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为主要活动的学习形式,对知识进行多维度的认识和吸收,这个体验会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核心;中职文言文的主题主要取材于历史事件或著名名人事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次,体验式学习能让受教育者拥有发挥自己主观意愿的机会,给受教育者较为全面的个性发挥的空间,维护其个性特点,尊重其个性尊严。
再次,体验式教育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隐性知识,学生在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在耳濡目染中对自己内在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极大补充。
最后,体验式学习能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语文素养方面基础较弱的问题,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和中职学生面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来看,在学习、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更自信、更完美地展现自己,这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
五、针对文言文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一)创设条件,营造氛围
根据学生一遇到文言文就条件反射地出现的畏惧心理的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时,主要是让他们心理上接纳,才能在行动上更好地参与其中,从而才能有知识上的收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向他们讲明体验式教学不但从知识学习上有收获,同时从自己个人综合素质也是极有帮助的,面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善于从他们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强烈需求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着重强调和严格把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要求和范围,从知识积累方面来看,中职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度和角度容易出现浅薄化和娱乐化。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文本,偏离主题,很有必要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较为细致的引导和匡正。
3.对学生进行及时且持续的积极评价,中职类学生因其自身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开展文言文教学时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种激励同样也要是持续性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较为旺盛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尝试
经过《基础模块》上下册、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对言语、叙事类的课文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开展
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疏通字词句,弄懂字面上的意思,然后进行诵读,让学生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然后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志趣。然后再让学生自选角色开展进行课本剧的排练。
在开展《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过程中,蔺相如的谦逊和循循善诱,廉颇的直爽和勇于改过,都在他们各自的言语中表现出来,因此在处理课文的时候,强调学生要从言语和神态上下功夫,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而《促织》这篇课文,本文特点是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非常侧重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结合。同时本文情节较长,一个组学生全部演完的负担比较大,因此采用接龙的方式来开展,各组承担对应的情节部分内容。
在做好了基本的准备工作之后,便是进行分组,做到全班学生每个人都有角色要扮演。每个小组设立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协调组员进行角色的分配,等等。组织工作完成之后,在学生实施阶段之前就要提出评价标准,标准从言谈举止各方面都要有所体现,最后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表彰,让学生知道得失,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体会课文的中心意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对论说类的课文采用思辨方式开展教学
体验式学习,目的是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是获得乐趣而不是体验艰辛的。因为论说类课文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在针对此类文章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时候,就要对文章进行结构,然后再选取让学生有求知欲望、参与热情的角度来开展。因此,本文作者和学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通过模仿来钻透原文的行文思路,理解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在论述道理的时候巧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而且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围绕“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面对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本文的目的是针对当时社会不爱学习的不良风气,希望劝诫世人要不断学习的目的。根据原文的创作背景和主旨,让学生以《劝学》为蓝本,思考目前社会上和自己身边常见的一些社会现象或一些不良风气,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原文的行文思路和结构作为依据,让学生以《劝 》为题进行仿写。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和思考之后,各自选取的话题各有特色。
有针砭时弊的比如《劝扶》《劝善》这两篇习作,针对社会上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社会问题,展开论述,劝勉大家要保持乐于助人的心,相信正义,让好人有好报,呼吁社会民众都去“扶”,那么扶起来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老人,而是整个社会的人心。而在《劝善》这篇习作中,更是直指目前社会人心不古的难题,让大家心存善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一个真善美的社会。也有风趣幽默的比(下转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