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的方面,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观看学习,同时设计合适的预习任务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书,并在线上提交,学生提交完可以即时看到自己的分数以及正确答案,对于手机不离手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方便他们利用碎片形式预习,把传统课堂上的知识性的学习提前到课前。通过预习,在课前完成一部分知识的构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由讲师转变为导师。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按成绩搭配分成六人小组,座位安排如图1所示,其中1、2号同学是小组中成绩最好的学生,3、4号同学是小组中成绩最弱的学生,5、6号同学是小组中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任务,如每次课的教学任务中,设置三种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小组内可以互相讨论、批改;单元复习课时,可以让5、6号同学进行知识的归纳,3、4号同学进行补充,1、2号同学出题,让3至6号同学来作答,所完成的任务书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上展示,让同学们可以进行组间互评。同时,笔者在教学中,制定了一些小组竞赛激励方案,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地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次课后布置相应的任务,借助一些网络平台的资源,如问卷网、问卷星等,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者是任务完成后,通过拍照上传等方式,把课堂延伸到课后,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各种通信软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今,学生的“学”可以不仅在课堂上,课下,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随时请教老师,教师也可以更加便利地实施“因材施教”。
3.“考核”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技工院校数学课程的考核更加标准化、差异化,从而使得考核更为公平公正、能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以考促学”。
互联网+模式下技工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浅谈
目前的技工院校数学课程考核方式,重在期末考试,往往“千人同卷,一卷定英雄”。对于数学基础本来就弱的学生,容易导致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实用的软件应运而生,无纸化考试系统就是其一。当然,在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时,需要有合适的题库。笔者所在的学校,由笔者牵头,成立了项目组,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点,开发了适合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知识基础的题库,考核学生的数学能力。题库分为A、B两个题库,其中A库用作能力考核题库,即是考试题库,B库用作模拟考核题库,当成作业的一部分。题库编写时按照确定的标准进行,设置五个难度系数,每个难度系数对应一定的题量。具体如表1所示:
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时,可以设置合适的难度和题目数量,在同一难度系数下,系统随机从题库中抽取相应难度的题目,让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公正,杜绝学生的作弊现象,促使学生课后更加主动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通过复习,可以申请多次参加考试,直到取得满意成绩。借助互联网平台,借助无纸化考试系统,让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公正的同时,真正地实现了“以考促学”。
B库作为模拟考核题库,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自我检测且第一时间得到检测结果,且每次考核的结果记录在系统中形成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