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转变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由精英式培养走向全民式参与
自2015年,我校物流专业设置了校级竞赛项目6项,涉及叉车操作、物流单证、物流设备操作、仓储综合系统操作、外贸单证、创新创业竞赛等,技能竞赛成为一种专业文化,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次竞赛活动。实际操作中,一个学生往往报名参加多项比赛,很多比赛是本专业学生全体报名参与,部分比赛以团队形式参与。这些比赛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兴趣大,参与程度高,起到了通过技能竞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3.落实学徒式教学——企业走进学校,在校内完成岗位实训;学校走进企业,在校期间完成在岗培训
(1)引企入校,前企后校,校企融合,做到学校有企业岗位,企业有岗位教学
我校先后与开平市骏捷速递有限公司(即开平市中通快递)、开平市千惠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将企业办进学校,建立企业校内实训基地。
中通快递实训基地承担了吴汉良理工学校及周边3所学校和村街的快递收发件工作,千惠超市实训基地承担了校园内3000余师生的商品服务工作。企业均以正常公司流程运作,每位员工带5名左右学徒,对公司全部岗位进行实操教学,根据学徒表现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学习内容切合实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部分课程在校内暂时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则直接以企业工作场所作为教学场所
例如我校分批组织学生到开平市华艺卫浴有限公司、开平市点点乐商务有限公司、开平市千惠超市有限公司等的仓储部门,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作为课程训练教学内容,让全职教师跟企业工作人员一起完成对学生的真实业务训练。这不仅让学生得到实战训练,也使企业兼职教师在这类课程中游刃有余,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拓展。
4.利用企业资源创业,落实对口实习
现阶段中职教育多采用2+1模式,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企业顶岗实习时间为1年。目前普遍存在实习不对口,脱离专业学习的情况,这就违背了顶岗实习为加强专业学习、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对接的初衷。
自2015年,学校加强了与开平市卫浴协会、翠山湖管委会等机构的联系,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的形式,将物流专业学生推荐到相关岗位顶岗实习。与学生实习企业加强沟通,要求企业组织专人对实习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岗位跟踪指导,并在生活条件、工资待遇上予以一定的倾斜。本届实习生做到了零转岗,普遍对工作有更高的认同感,适应工作岗位速度更快,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合格人才。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本专业学生流失率大大下降,无一人因为专业学习原因退学或转专业,教学氛围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自豪感明显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就业对口率大大提高,为开平市物流行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陈春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