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专业建设离不开师资的培养,由于物联网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师资的缺乏是必然的,对教师的培训更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师资的培养主要有以下途径:(1)对内的培养,强调教师自身加强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力度,可以借着这个东风多参加各种级别的物联网技术的培训,同时要多让教师到企业中培训实践,让书本知识紧贴实际需求。(2)强化人才引进,引进高层次的物联网行业人才,或者把企业的技术带头人或专家作为特聘教师,进校授课。此外,需要考虑到物联网专业的复杂多样性,要做好各学科的分工与合作。
3.结合当地产业,促进产教融合。
在五年前,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的电子类专业因为招生问题,曾经一度陷入困境。但是他们不断寻求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考察,结合当地经产业,开设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在刚开设专业的时候,他们的教师对物联网专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阻碍到他们对发展专业热衷的心。他们联系了当地大型的物联网公司:丰唐物联,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还可以保证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利于人才的培养。同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保证学生的就业,做到毕业即就业。通过几年时间的沉淀,该校的物联网专业在省赛、国赛中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同时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专业发展态势非常好。
由此可看出,物联网专业的发展必须要结合产业的发展态势,与企业挂钩,对学生进行精确的培养,根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搭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实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以行业企业项目和职业素养能力为支撑,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兼职团队共同担任学生的导师参与培养,让学生具备物联网相关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 把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融合,实现毕业后与真实岗位的无缝对接,进而实现产学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与企业通过订单方式来培养人才,不仅节约了办学成本,而且使得学校和企业零对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就业企业的情况,有利于就业后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四、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物联网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工业产业。因此,物联网技术必然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职物联网技术专业必定也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在新兴产业的起步阶段就要把握好专业准确的定位方向,让学生学有所成、教师教有所长,打造出有鲜明特色的名牌专业。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