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学习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笔者在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同时,深感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发了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之中的思考:第一,把多元智能的培养融入体育教学之中,通过体育活动激活学生智能,把体育教学目标锁定在“三能一心”的定位上;第二,把多元智能培养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其特长;第三,让多元智能培养与创新拓展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想象、创造,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提供重要的创造和服务。
一、激发兴趣,是激活多元智能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最具体的手段与途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激活学生七种智能,也应将立足点放在课堂教学上。那么,如何去激活和开发学生个体的智能潜力呢?我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意识倾向的心理驱动力,它是唤起学生多元智能的起点,也是多元智能培养的基础。一个人的创造思维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作为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使其对兴趣的追求与多元智能的发掘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一堂体育课上,我让学生以模拟动作形式,表现“忽然间遇上倾盆大雨”的情景,并给他们1分钟的时间思考和准备。练习口令下达后,在闪着雷鸣、风声、雨声的音乐背景下,一些学生以跳跃的形式越过假想的“小河”,一些学生拉着“病号”急速跑向“安全区”,一些学生则以冲刺的形式来逃避“雨淋”,还有一些学生则一边学动物跳,一边口里喊着“暴雨来了,快回家吧”!如此等等,在各显神通淋漓尽致表现自己的瞬间,不但他们的力量、速度、弹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给他们营造了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主体积极参与,也激活了他们的音乐智能、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等,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这样的教学何愁学生不积极参与呢?实践证明,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诱发和激活学生的兴趣,就能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是培养多元智能的土壤
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特别要充分利用小群体合作学习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个亮点,通过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的点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小群体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群体兴趣相投、心灵相通、智力互补的集体优势,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更为有效。例如在呼啦圈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友伴组合自成小组,并要求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出奇制胜,充分利用呼啦圈器材的特点创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我鼓励学生积极创新,立新求异,想方设法创编出既具有新意又利于锻炼身体,妙趣横生、其乐无穷,且具有开拓精神的游戏活动。各小组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各自创编了“捕鱼”、“小老鼠钻山洞”、“编织花篮”、“套圈”等游戏。创编活动过程,教师只扮演“导演”角色,进行导思和点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活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领悟,一次次成功,学生在创编活动中获取的不但是谋略能力的开发,修道得法的实践,肢体运动智能的提升,而且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认识智能也得到了新的升华和超越。其后,我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能力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表现欠佳或创编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启发和激励,勉励其锲而不舍,追求成功。这样,有效地激活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寻求新知,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了主体合作创新精神,人际关系智能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