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特色课程是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自主开发实施,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能力素养和前途理想为目标的德育活动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突显学校的特色。在实施中,学校把励志教育看作师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体验的过程,并强调课程实施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科课程单向的传递和接受,给教师更多的弹性与自由的发挥空间,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驱力,促使青少年实现主动成长和发展。
一、励志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励志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实施励志教育的首要场所。以励志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在班级愿景的指引下开展班级励志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建设充满正能量班级团队,以此为基础达成励志教育目标。
励志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共建班级愿景,规划班级活动。在充分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师生共同建立班级愿景。为实现班级愿景,还需要对班级愿景进行细化,以活动为载体,规划远期和近期的目标。其次,学生自主管理,家校互动共建。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建设、团队活动、环境布置,通过民主决策,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同时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文化的共建,发挥家庭教育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同时拓展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在初一(8)班的建设案例中,教师首先了解到新班级的学生一半来自本地,一半是外来工子弟,文化背景差异大,大家对未来还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结合学校的励志主题,师生共同规划了“知书达理”班级文化建设思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设计了富有特色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班级博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了快乐融洽的“知书达理”文化。两年来,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班级的凝聚力、团队意识、学习动力等都有较好的表现。
(二)励志专题活动
我校的励志专题活动分为:生命力型、生存力型和生活力型三种。一是生命力型的励志活动。生命力型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寻求自我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成长的内动力。社会的变革、价值观的变化容易使人产生精神层面的危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感情丰富,对人生有美好的憧憬,但面对挫折时却容易自暴自弃,悲观厌世,在思考人生时,也常常陷入迷茫、无所适从的境地。在“二十公里拉练”中,同学们克服困难,用不服输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完成任务,学会了坚持和坚强。二是生存力型的励志活动。生存力型活动旨在掌握生存技能,发展能力,为实现理想积蓄力量,包括“拓展训练活动”、“考察大学城”等。在“挑战99”的励志拓展活动中,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是取胜的关键。在未来的社会,拥有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就是成功的基础。三是生活力型的励志活动。生活力型活动旨在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其中“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同学的闪光点,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阅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气质。“每天坚持阅读,就像迎着朝阳走路”这是学校校园内一幅非常醒目的标语。每天中午阅读半小时,已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习惯。每日常态的阅读积淀了学生的气质,每月不同的主题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每学期的读书交流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学生在阅读中奋发、在阅读中励志。
(三)职业规划课程
励志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前瞻性教育。学校励志教育中的职业规划课程通过教育学生三年,决定学生职业生涯三十年。
按照职业发展理论,个体的一生是不断发展的,应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究职业选择的过程,研究个体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发展阶段。个体的职业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酝酿和演化的过程。初中生正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逻辑思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均逐渐形成,他们的社会交往等也都进入了独特的发展阶段,并开始发展个人的职业观念。因此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职业规划知识和技能素质,给学生专业的指导,学校也应该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初中职业指导课。励志教育特色课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