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
由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是具有过程性、生成性等特点,所以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从主题入手进行“岭南民间剪纸”的开发可以应用“调查分析——筛选主题——确定目标——生发内容”这个流程。(图1)
2. 本土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
在岭南民间剪纸教学中注重打破过去以学科、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实施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体,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一是开展参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佛山享有“岭南民间工艺名城”的美誉,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体会佛山剪纸艺术的刀味纸感,探究佛山剪纸的艺术奥妙。由教师先布置考察目标,确定考察主题,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制定考察计划;学习成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要组织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进一步引导学生向纵深完善探究活动。(流程如图2)
二是利用岭南剪纸资源,开展特色创作。剪纸是一种包含多种寓意,融合绘画、造型和剪刻工艺的传统民间艺术。绘画和剪刻是重点,培养二者技能的融合能力是关键。在课程实施中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采取情境教学,在“玩”、“画”、“剪”和“赏”中快乐学习。根据不同年级我们设计了诸如:《点线的游戏》、《对称的蝴蝶》、《校园一角》、《广州印象》等基础和本土特色鲜明的主题,培养学生从基本技巧到特色创作的一个能力渐进和提升的过程(如图3)。学生在“玩”中获得新知,在“画”中展开想象,在“剪”中提升技能,在“赏”中寻求进步。学生通过剪纸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实践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审美素养,这正是体现了中职公共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本土美术课程资源是一种超越课堂、超越教材的重要教学因素,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给美术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使美术教学不再拘于教材和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摸索,依托岭南本土资源,挖掘出岭南民间剪纸资源利用在美术教学中,取得一些成效归纳如下:
1. 增强了中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优化了课程结构、丰富了课程内涵。
2. 转变了美术教师的课程观,提高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提升了科研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
3. 注重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强调探究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操能力。
4. 促进了中职学校公共美术课程特色的形成。
5. 传播和保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二)反思
通过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仍显现出一些问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探究。(1)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上有待提高,内容的丰富性有待完善。(2)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意识。(3)构建多元化评价,增强本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总之,本土课程资源在中职公共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命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 龙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