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价对作文教学的意义重大,它既检验既往的作文教学状况,又影响着未来教学的效果,还能引导学生的写作行为。很多老师深知作文评价的重要性,但实践中却对评价作简单化处理——评语加分数就罢了,更多老师空有一套理论却不付诸实践,这是一个“悲哀”的教育现象。时间精力有限是一方面的原因,学校对老师工作量的评价只落实在纸张上:作文的字数越多越好,次数越多越好,所以写评语就成为作文评价的主要方式,虽然大部分老师并不赞同这种方式。一直以来,高中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收效甚微,尽管很多老师在评价方面尽责地付出,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教师评价体系匮乏
高中语文老师无论是在师范院校就读时还是工作后的培训中,基本都没有进行作文评价方面的训练,很多老师是靠自己摸索或是沿袭读书时老师对自己作文评价的方法。作文评价体系、培训规范的匮乏,直接导致评价标准定位模糊。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科学、不准确的评价,学生无法领会理解。评价中常用“中心明确,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等这些连自己也感觉“空泛无物”的概念用语,试问学生如何在这样的评价中得到启发、触动和促进,进而提高作文能力呢?另外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作文评语过于“全面”,老师的一片苦心在学生看来,反而是“如果处处是重点,反而无一处是重点”了。以上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文心理产生了深重的负面影响,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水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