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想要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上有强化儿童自己的言语实践的意识。在每一次课堂上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主情景”的营造

  情景的最高境界在于形成“场”,让人身临其境。这需要老师不断强化,引导,即“造境——入境——享境”三个环节不可少。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例《在家里》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若能以“家”为主线,“领略汉字的家——走进课文的家——体验自己的家——认识电器的家”。以“家”的情景,贯穿全文,就构成大比喻的背景,带学生走进了特定的氛围。造境,重要的就是教师语言、感情的激发,形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比如:领略汉字的家,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画家,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每一个汉字都是奇妙的音乐家,弹奏着美妙的乐曲……”接着,朗诵短小的汉字儿歌,学生就进入了神秘的汉字王国,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肉的生命体。

  2. 强化课堂言语实践意识

  2011版新课程标准,修改了300多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实践。语文的实践是什么?是言语实践。言语实践很好地把语言、思维等语文元素结合了。“你与谁在一起,你就将成为谁”。这句话告诫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语言场,语文场,最高境界就是典雅语言的典范。整个的识字阅读教学,口头表达力求在具体生动的可感语境中进行,孩子就会乐在其中,在熏陶中融入血脉。而语境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形成图景。低段的小朋友得以在图景式语境中识字和言语实践练习。

  (1)体验式识字

  例如:认识提手旁的字体的环节,不妨调整为:学生做动作,一起做拖、拉、擦、推、摆、拍等对比动作,一边体验一边识字。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动作:轻轻地拍、快速地拍、高兴地拍、着急地拍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儿歌识字,谜语识字等等不同形式。

  (2)“节节都是写话课”

  写话作文不能只靠专门的写话课作文课。语文课可处处是言语实践,还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例《在家里》为例。例如在板书课题的这一环节:“在(  )的家里”,答案应该是每一位同学都不同的,教师可引导(小结时)孩子们的答案指向颜色、大小、形状、感觉等发散式思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感觉到的那个家。又如:“当(  )时候,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也同样可让学生描绘每个不同的时刻,人人参与,教师提问时注意学生句子的完整,规范,提升为典雅汉语。

  (3)课堂名句与变句的积累与运用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名句、名段、名篇的积累、背诵、内化运用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根本所在。而一二年级是重点是说句、写句。说写规范的句子,完整的句子,这是起码要求,说典范的话语,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出自己的心声那是高年级要求。对于名句的积累,每个年段的老师自己必须把握教材,对本册教材中的经典常用句式做到心中有数。把这些作为重点内容让孩子们反复练习。那么,学生说话、写话就层次就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就有许多句式:当(  )的时候,我(  );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还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孩子们不断地扩句,力求写得更详细;两三个短句组成长句的;长句分长两三个短句的;比喻与拟人直接使用,不漏痕迹……当然,固定句式便于学生说完整的话,但毕竟是固定的,稍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就形成定式。所以,很多时候要变通,范句与变句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例如《在家里》这一课中,“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使用了,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变句,问一下,这两句可以并成一句吗?不用笑了表达高兴,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一旦变通,就能创造性表达,破立相生。

  (4)营造特定语境

  其实许多课文都可以营造特定的语境来引导学生言语实践练习,需要老师好好挖掘与把握。譬如:凡是表示时间的,都可以景语化,晚上可化为具体的景语表示“月亮升起来了”、“万家灯火的时候”、“太阳走了,灯光来接班了”、“夜幕降临了”、“暮色四合”,“灯光开了花的时候”。再如,所有表示“地点”的词语也都可以景语化。例如家里,可描述为具体语境中的家,“明亮的家里”、“宽敞的家里”、“温暖的家里”、“有爱的家里”、“欢声笑语的家里”、“休闲的家里”等,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变化,学生的说话,写话就有情景,就有具体的语境,就逐渐有了文采的雏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真实表达,表达不概念化,不模式化,关注并表达他所处的语境,引发切己的表达。这就是言语实践下我们所追求向往的诗意语文。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不断创设和营造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的语言一定会越来越规范、典雅、富有自己的个性。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教育,需要点“亲为”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我只能写现实
   第07页:改写人生·我看夏妮的诗
   第08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09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10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11页:资教通鉴·即将消亡的村小
   第12页:资教通鉴·高中作文教学中—个“悲哀”的现象
   第13页:资教通鉴·高中作文教学中—个“悲哀”的现象
   第14页:民间声音·老师惩罚不当,家长应支持孩子抗争
   第15页:新论视窗·从“奇葩校规”呼唤有呼吸的教育
   第16页:新论视窗·孔乙己悲情人生启示录
   第17页:新论视窗·孔乙己悲情人生启示录
   第18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19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20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21页:课程平台·用儿童的眼睛“看电影”
   第22页:课程平台·用儿童的眼睛“看电影”
   第23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4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5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6页:别样课堂·小练笔:让学生生发出表达冲动
   第27页:别样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
   第28页:别样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
   第29页:别样课堂·增信心、强意志,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第30页:别样课堂·增信心、强意志,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第31页:学子点击·让学生记住的那些事儿
   第32页:学子点击·让学生记住的那些事儿
   第33页:边教边悟·大数据时代观下的教育质量监控 (下)
   第34页:边教边悟·大数据时代观下的教育质量监控 (下)
   第35页:边教边悟·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第36页:边教边悟·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第37页:边教边悟·创民乐艺术特色,拓校园文化内涵
   第38页:边教边悟·创民乐艺术特色,拓校园文化内涵
   第39页:边教边悟·体验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后……
   第40页:边教边悟·让尊重和关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
   第41页:边教边悟·让尊重和关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
   第42页:智慧纵横·畅享“悦读”,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第43页:智慧纵横·畅享“悦读”,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第44页:往事今说·教育启蒙:五四精神遗产管窥
   第45页:往事今说·教育启蒙:五四精神遗产管窥
   第46页:今日充电·辨析历史置换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
   第47页:今日充电·辨析历史置换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
   第48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49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50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51页:一页书香·小故事 大道理
   第52页:一页书香·小故事 大道理
   第53页: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
   第54页: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
   第55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6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7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8页:家事如风·五月的交响
   第59页:家事如风·五月的交响
   第60页:家事如风·春天的背影总带诗意
   第61页:家事如风·春天的背影总带诗意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每段经历都值得尊重
   第64页:第二讲台·五月春末养生
   第65页:幽默谐趣·都市农业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师道情智版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25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2014-05-05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