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二、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课
我们认为“大有大动,小有小动,不能不动”,一切应在实践中运行,在“动”中求突破,科学地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1. 骨干教师起模范作用
2011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区每所学校正常启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主题,而我校经过行政讨论,确立的主题是《夏街魅力》。首先,三~六年级各确立了一个实验班,以点带动,连点成线,并挑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作为实验老师,要求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不要怕出“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学校领导则深入第一线,时刻关注实验班的实施状况,不断总结、反思。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学校将现有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依据社区资源,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四大板块设计课程内容,闯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不少教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2. 尝试制定校本教材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无本”新课程,教师们都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压力在心头。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追求固定模式,但要有基本思路,就是说要选题、定方案,要过程体验,要交流成果、汇总收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去自编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首先,我们学校召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会的成员开会讨论,分工合作,制作出一本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在行家的指导下,组织了有经验的老师来审阅,力求提高我们的编写水平,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实践证明,在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初期,编写综合实践校本教材可以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 教材研讨与课堂督查联动
经过我们的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已制定出来,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本教材,让它在课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不断研讨,不断总结,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这个学期,我们根据教材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校园形象大使比赛、中华美文朗诵比赛、“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亚运形象大使竞赛、种植小能手等等。在课堂操作中,我们验证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可行性。
三、 走出校门,体会夏街魅力
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夏街魅力》,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夏街的魅力,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身感受。记得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讲过: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儿童有自己活动的时间。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因此,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夏街村,参观了夏街村委的展览室,感受了夏街的农家美;学生还到了夏街的老人院,采访那里的老人家,感受了夏街的人情美;我们还要求学生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蔬果,深入体会劳动之美……
四、在实施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学生的兴趣都很浓,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尝试到成功与失败、失望与喜悦,我们在指导学生操作时都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成功的方法推广出去,失败之处,师生合作或同伴合作进行探究,不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小梨刚种的青菜全死了,她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我们一起为小梨找原因,经过多方面了解、观察和研究,终于找出了问题。原来她刚埋好菜种就施肥,而且把很多肥料放到菜苗头里,柔嫩的青菜能不被腌死吗?我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梨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不会再犯这个毛病了。”就这样,孩子们积累了新的经验,我们的种植活动也随之推向了高潮。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很注重反思总结,每节课我们都会像语数英那样写反思,把当节课的成功或失败都写下来,不断总结,为上好下次的课不断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们学校实施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共同合作,该课程一定能实施得有声有色,形成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夏街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