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因此我对成功转化这个孩子有信心。第一次模拟考结果出来,他退到全班倒数第3名,他的语文默写才得1分,给老师罚抄写的时候,我又走到他身边跟他聊起他的学习情况,我让他跟我分析一下影响自己学习效果的因素。他一开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些原因,但没有暴露出他晚上的时间大部分是在电脑前度过的。我说出了我的疑惑:他在班的表现不错,学习比较勤奋,更没有明显开小差的现象,下课也很少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理解能力也不差,按道理不可能太差。后来在我的一再引导下,他终于自己主动说出了问题症结:在班里他还会学一点,回家后,学习时间很少。其实心里是想学好的,但不懂的问题太多了,学得很累,学不下去,就会想着玩一下分散一下注意力,放松一下,可一玩就控制不住了,过后又后悔莫及。我就问他,预计高中三年要是拿张毕业证够了,还是有什么目标。他回答,想读设计专业,至少要考本科院校。我指出他的行为与理想的矛盾:想要好的收成,又舍不得花时间和精力,喜欢学生的身份又不能专注于学生本份。以他现在的情况,想要学习和消遣两手抓,结果是荒废学业、打击信心,内心又更空虚。我又故意批评他家长在这关键时期,还这样迁就和溺爱他很不好。他赶紧承认是自己不对,也表态坚决抵制电脑、电视的诱惑,专心学习。我说相信他能做到,但鉴于目前他的自制力不强,我会让家长配合一起帮助他克服干扰,他同意我的提议。此后,我经常关注他,也会告诉他各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心得,供他参考。在后来与其家长的交流中,他妈妈反映:他最近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比较正常,有时也会玩半个小时,就去学习,一到周末还会拼命玩,没有高三毕业学生的紧迫感。于是我又加大对他学习检查和督促的力度。第二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他进步不大还在倒数10名内,他很沮丧。据他妈妈说基本又回到原来状态:考后又天天玩电脑,学校的事一点也不与家长交流。就这样,我决定去他家家访。没想到在他家楼下我先遇到了我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家长也是他家楼下的邻居,她满心欢喜地跟我说他儿子去年在华南理工建筑系毕业后就留在广东省设计院上班了,还说了一些谢谢培养的话。我听了也很欣慰地恭喜他们,然后指着下来接我的小詹说,明年你们这栋楼又要出大学生了,他听了有点羞涩,也有一些向往。进了他们家之后与家长真诚交流,没有彼此的客套,我们围绕共同心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圆梦阶梯——高考,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信心展开了讨论和分工。在他家里,我又找机会跟他独谈。我肯定了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并与他一起分析这次考试的得与失,让他明白:1. 成绩代表不了一切。这次考试失利,不能否定前期所有努力的价值;他在努力、在进步,别人也在努力、进步,学习就是相对的,不进则退。2. 面对困难,主动找方法解决。退缩和逃避不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要培养和坚持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堂上要专心,课后及时复习,勤学习,勤总结,勤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高考本身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中有起有落,有瓶颈现象都正常,能成功经得起高考的磨炼,并品尝到高考带来的酸甜苦辣是人生难得的幸事。 这一次的家访效果很明显,这孩子表示会刻苦学习,再也不会轻易放弃,再也不分心了,还主动提出怕自己自制力差,让爸爸把电脑收到他大伯家。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关注到他真的在努力、在进步,经常会主动问问题;关心自己的成绩进步情况;主动跟各科任老师分析自己学习、考试的得失情况,能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跟家长的关系也日趋和谐。2012年的高考,他顺利考上广西的一所本科院校,(这是他妈妈一开始不敢奢望的)还选到自己喜欢的工业设计专业,跟我报喜的时候还信心百倍的表示要利用时间学好英语以后准备考研,看着他信心满满、积极向上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庆幸好在当初坚持关注他,尊重他,没放任他。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本次的工作案例让我体会到:
⒈ 尊重和关爱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催化剂。教育和改变一个人不容易,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与信任,在老师和家长的尊重与关爱下,他感觉到温暖与自信,才容易亲其师,信其道,才更有前进的欲望和动力乐其学,从而使后进生转化工作更顺利和高效进行!
2. 通过沟通多向后进生伸出关爱之手。在学生期间由于年少轻狂、叛逆情绪或受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后进生容易迷茫,往往会进入怠学、厌学等恶性循环。对此班主任要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前提下,要多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通过与他们之间的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关心,而某一次深入坦诚的谈话和启发,有可能帮一个人走出误区,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让人感恩一生……
(作者单位:广东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