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学习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建立学习社会的主张正逐步得以认同。学习是儿童主要任务,小学时期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我们试图从“悦读”这个基本学习活动的角度,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快乐。立足于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指导,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以明确的阅读主题和多种样式的阅读文本,分阶段进行专题性的“悦读”,不断总结“悦读”的有效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定提高。
一、 “悦读”目标及方法
(一)目标
1. 通过实践,探索出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悦读”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 “悦读”的主题式以读书为宗旨,在专题性的活动中,探索出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创造的阅读规律。
3. 通过实践,探索出一些既适合低年级学生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读书方法。
4. 使学生在自主式阅读方面尤其是个性化阅读、独特性表达上,有明较显提高。
(二)方法
在自然常态教学和开展“悦读”活动相结合的条件下,通过问卷和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目前的学习心理品质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的状况。
1. 先有针对性搜集并择取一些符合“悦读”主题式的有着丰富内涵的文本,进行专题“悦读”、网络“悦读”等,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得到独特的体验。
2. 通过问卷、观察等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在“悦读” 活动后获得了多大程度的提高,哪些种类的“悦读”方式使学习心理品质得到提高。
3. 让学生在“悦读”活动中遵循阅读规律,汲取文本中有益的营养,领悟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4. 找到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悦读”活动和“悦读” 方式以及有效指导阅读的方法。
二、“悦读”活动的途径
在“悦读”活动过程中,我们围绕以下几个基本途径开展实践探索。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悦读”氛围
“悦读”是需要氛围的,营造“悦读”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我们在各班级建立“悦读”角、图书漂流站,让图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图书室借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图书的推荐与交流,建立起一个好书的交换站。我们安排了每周师生共读时间,让我们的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外“悦读”的氛围中来,形成“我要读书”的一种积极的状态。第二,充分发挥我校八十年名校优势,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将精心装裱、富有感染力的读书标语张贴在校园、班级和图书馆、楼道的显著位置。每间课室都装裱了富有书香气息的读书名言,如 “修之以身,其德乃真。”“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第三,开办“童心电视台”和“童心小主人广播站”,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品味书香”专栏。校园二楼小天台更是每一个学生朗读背诵的小天地,学校读书书橱宣传栏也定期更换方法指导及家庭“悦读”的图片、文字。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似春风送暖。优美恬静的校园和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学生“悦读”的热望。
(二)保证“悦读”时间
各班级根据不同的“悦读”活动主题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为班级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悦读”,在每周规定的“悦读”时间翻阅课外的书报,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悦读及指导外,我们还在寒假、暑假期间制定了学生课外“悦读”的计划,布置了阅读的数量。
(三)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避免盲目性
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推荐的读物注重思想性、文字规范性和知识性兼顾,内容生动有趣,知识性强,易于被学生接受领会。同时,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与课内阅读取得某种联系,或选择与课文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内容,或与课文内容、形式相关的文章等,使课内阅读和课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