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积极开展“悦读”指导活动
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的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在进行课外“悦读”的时候,根据需要,自己灵活地选择阅读的方法,使整个的阅读能迅速有效。同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三个结合:①读书与正确的卫生习惯想结合。教育学生在“悦读”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读书的姿势,注意用眼的卫生;②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③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的范例,从读到写,从模仿到独立的创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
(五)注重阅读的积累
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使他们的“悦读”能更为有效。①做好读书日记。②建立阅读反馈表。学生毕竟是孩子,让他们坚持课外“悦读”,持之以恒地自觉融入书海中,确实不易。为此我们可以采取“阅读反馈表”的方式以督促学生“悦读”,具体操作是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图书漂流站借阅一本书,就发一张“阅读反馈表”,学生读完后必须填写好反馈表,方可再借一本书。反馈表上要学生填写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断、百科小知识等,督促学生借了书就认真看,不要借书时兴致勃勃,借完后就不再过问。③撰写好书推荐卡。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卡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卡的同时,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阅读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在动笔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④写好几篇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
三、”悦读”活动形式
(一)形式多样主题活动
1. 开展“品味书香,书香溢园”系列悦读节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悦读”的兴趣,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心手相连·共沐书香”、“飘飘书香润童年,最是书香能致远”、“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阅读经典,享受快乐”、“好书伴我成长”、“书香飘校园”、“励志·尚德”、“款款携书行 幽幽书香情”、“与美文为友,与美德同行”等主题悦读节活动,让他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呼吸书香,快乐遨游书海。
2. 开展“诵中华经典,传承传统文化”系列诵读活动
为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学生古诗文阅读、欣赏、诵读的能力,我校举办了一系列的诵读活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内容。有“读千古诗文,做谦谦君子”诵读比赛,“亲近美文,享受阅读”亲子诵读比赛,讲演历史故事比赛,“赛诗会”、成语故事赛、古诗文阅读知识竞赛,以诵读为主,辅以伴奏、伴舞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3. 开展“与书同行 润泽童年”“悦读”征文比赛系列活动
把优秀作文进行编辑成册,如“读科学图书,讲科学家故事”征文比赛、“科学与我”系列征文比赛、“诗润南国”儿童诗创作比赛,“同心”作文比赛等,还进行创作班级阅读口号比赛、“书香四溢”制作书签、班刊比赛、“品味书香”读书笔记评比和展览、“阅读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手抄报比赛等,各项比赛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阅读深度和阅读品位。
4.“悦读”记录册,大力提高阅读积累的质与量
引导学生每月完成学校自行设计的《品味书香课外阅读记录册》(上、下册),《记录册》按月份进行编排,内容包括:一至六年级课外“悦读”推荐书目和必背篇目、我的“悦读”计划、我的“悦读”记录、读书记录卡、阅读知识考考你、我的背诵记录、好书美文推介表、阅读评价、亲子共读记录表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潜心阅读经典美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进行有效积累,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范例,习得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大力提高了阅读积累的质与量,受到师生、家长的好评。
(二)评价导向,保障课外“悦读”活动健康发展
评价功能在课外“悦读”推进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一手抓活动,一手抓评价,保障课外“悦读”活动健康发展。在悦读节活动中评选了“‘十佳’图书角”、“读书小明星”、“亲子共读奖”、“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小蜜蜂悦读之星”、 “课外阅读优秀指导老师”等以此引领学生热爱读书,激发了学生的课外“悦读”热情。
(三)“悦读”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们在参与活动中都认识到,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更要爱读书,做榜样。在课外“悦读”的指导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水平。
(作者单位:广州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