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如我退休
  观瞻,说到底还是想着自我的事。比如,我不会像张老师一样加入退协,还参加这会那会的,会开够了,报告听多了,没什么可留恋的。这不是我的矫情。

  周国平先生的这一观点,我还是赞同的: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就是好的。换句话说,人的使命就是尽好老天赋予的两个主要职责,好好做自然之子,好好做万物之灵。

  假如我退休了,这一命题在我这里也就清晰了: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圆满不圆满不是我考虑的事。我们都是过客,匆匆的过客,两手空空的过客。

  把命照看好。好好活着,健康地活着,不要给周围的人添麻烦。有故事的活着,故事离不开生活,我不喜欢充实这个词,我总觉得这有点被驯化的味道,生活应该是闲适的。

  按照你认为好的样子去生活。这是我的愿景。

  活着,自然要吃好。平生有点小爱好,爱抽根烟,爱喝点小酒。平素忙了,不讲究酒菜。这回有时间了,要好好琢磨琢磨,学做几个家常小菜。看过汪曾祺先生的《家常酒菜》,真是过目不忘,没办法,就这德性,东施效颦也无妨。“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喝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作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这真是懂生活,有情调的人。苏北在《舌尖上的汪曾祺》中写道:“他的小女儿汪朝对我说过,别看老头子谈得头头是道,他自己会做的,也就是一些小菜,一些家常菜。”这也符合他的性情。

  要吃菜,自然要种菜。生活就有内容了,有忙碌的活计了。这点我还是有意识地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了准备。买房子的时候,我就已经考虑这问题了。房子买在城郊结合部,一个大大的阳台,足有200多平方米,这个广阔天地吸引了我,虽然诸多亲朋好友规劝,但他们不懂我。我本就一农民儿子,对城郊结合部没反感,不要名声。买喧闹的市区,那不是自己住法,而是买房子给别人看的。现在我已在阳台上开辟一小块,先练练手,等退休了,那肯定是要扩张的,多好的事儿。

  想必不少朋友和我一样对《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镜头有羡煞的感觉,那真叫一个美:北京,繁华的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围绕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围绕着不同气质的老街小巷——胡同。住在胡同的贵春有一个不平凡的理想:拥有一片自己的菜园。于是,贵春把他的理想搬上了屋顶。种子在地下静静地沉睡着,春天的北京,看不到一点绿意,屋顶上的鱼池还留有去年冬天的残冰。夏天一到,贵春的屋顶完全换了容装。当都市中的人们涌向菜场,将远道而来的蔬菜带回家,贵春却可以像个自在的农夫,就地取材,自给自足。都市里,成片的屋顶仿佛被遗弃的空间,了无生气。而贵春的屋顶菜园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不足1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用它的每一个叶片,净化着都市的空气。它们是贵春送给这个城市的礼物。

  不好运动,不锻炼,也没有这天赋,对养生有自己的谬论。好静,所以种菜对我而言是好活计,一个人的事,不受牵绊,自得其乐。更有三五好友,相约而来,享受劳动成果,还是开心的事。

  我的隔壁邻居是我的好榜样,他是一个花农,已退休多年,还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得清闲自在。

  人陪伴自己走完一辈子,你看,多么喧闹而孤独。互相张望只是向自己反复凝视。所以,在我的退休生活里修禅是应有的内容。

  平生有两位好朋友,都在四十岁上下,在人生岁月的大好时光里出了家。心态平和,心里坦荡,是我和他们交往的感受。一个从事书法,一个是美术科班出身。一个在大寺院,一个在小寺庙。大寺院烟火鼎盛,小寺庙清幽宁静。我自然更钟情于后者,而且这小寺庙就在我所在城市的隔壁,驱车也就一小时的路程。小寺庙在山的半山腰,四五百级台阶,拾级而上,面朝水库,是一个修行读书的好地方。兄弟相约,留一个房间给我安顿,这么好的情意,我怎能辜负?退休的时光里,这是一个好去处。退休生活浪漫是必须的,我不会选择去游历大川山河,但会选择小桥流水人家,那儿可以蜗居,有流水叮咚,有榕树遮阴,有黄狗相伴,更有知己闲聊。两个老人静坐庙头树下,恬淡,安详,温暖静默。

  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教书的职业,我一直认为是纯粹的。只要你不是被裹挟着走,还是有自己坚硬的内心生活的。我一直就不明白,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非得要说自己当初是多么的不情愿。至今,我没有对教语文有什么可后悔的,纯粹的课堂,纯粹的孩子。年轻时候,我的愿望其实是做一个行吟诗人。但是事情终于不是那样发生,当然也不会那样结束。我就是一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教育,需要点“亲为”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我只能写现实
   第07页:改写人生·我看夏妮的诗
   第08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09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10页:走近名师·三尺讲台,写取一枝清瘦竹
   第11页:资教通鉴·即将消亡的村小
   第12页:资教通鉴·高中作文教学中—个“悲哀”的现象
   第13页:资教通鉴·高中作文教学中—个“悲哀”的现象
   第14页:民间声音·老师惩罚不当,家长应支持孩子抗争
   第15页:新论视窗·从“奇葩校规”呼唤有呼吸的教育
   第16页:新论视窗·孔乙己悲情人生启示录
   第17页:新论视窗·孔乙己悲情人生启示录
   第18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19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20页:新论视窗·教育评价对中美学生影响力的调查报告
   第21页:课程平台·用儿童的眼睛“看电影”
   第22页:课程平台·用儿童的眼睛“看电影”
   第23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4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5页:课程平台·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第26页:别样课堂·小练笔:让学生生发出表达冲动
   第27页:别样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
   第28页:别样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
   第29页:别样课堂·增信心、强意志,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第30页:别样课堂·增信心、强意志,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第31页:学子点击·让学生记住的那些事儿
   第32页:学子点击·让学生记住的那些事儿
   第33页:边教边悟·大数据时代观下的教育质量监控 (下)
   第34页:边教边悟·大数据时代观下的教育质量监控 (下)
   第35页:边教边悟·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第36页:边教边悟·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第37页:边教边悟·创民乐艺术特色,拓校园文化内涵
   第38页:边教边悟·创民乐艺术特色,拓校园文化内涵
   第39页:边教边悟·体验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后……
   第40页:边教边悟·让尊重和关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
   第41页:边教边悟·让尊重和关爱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
   第42页:智慧纵横·畅享“悦读”,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第43页:智慧纵横·畅享“悦读”,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第44页:往事今说·教育启蒙:五四精神遗产管窥
   第45页:往事今说·教育启蒙:五四精神遗产管窥
   第46页:今日充电·辨析历史置换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
   第47页:今日充电·辨析历史置换研修中学员的若干价值取向
   第48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49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50页:今日充电·教师校本研修的“双主双线型”操作机制
   第51页:一页书香·小故事 大道理
   第52页:一页书香·小故事 大道理
   第53页: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
   第54页: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
   第55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6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7页:苦乐杏坛·如果我退休
   第58页:家事如风·五月的交响
   第59页:家事如风·五月的交响
   第60页:家事如风·春天的背影总带诗意
   第61页:家事如风·春天的背影总带诗意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每段经历都值得尊重
   第64页:第二讲台·五月春末养生
   第65页:幽默谐趣·都市农业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假如我退休
师道情智版苦乐杏坛·假如我退休54假如我退休 2014-05-05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