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
厦门的春天特别短暂,似乎还在春寒料峭,细雨凄凄,忽然太阳出来几天,春天在日历上就过去了一半。几回冷暖,夏天就在眼前了,让人陡生时序逼人,光阴荏苒的感慨。想想,带你去忠仑公园看第一枝桃花开放的情景还清晰如镜,现在已有到海里游泳的欲望了。很快就有蝉鸣了,这样一想,耳边似乎听见鸣蝉的声音。
我小的时候,老房子前有一棵苦楝树。这种树特招蝉,越到夏盛之时,蝉声就越暴烈,一只蝉叫起来,整棵树的蝉就像接到命令似的渐次就叫了起来。高昂的“咝咝声”像是要把蓝蓝的天都掀翻。所有的蝉扯长嗓子地叫,能叫上好几分钟不歇劲,接着声音就薄下来,突然就停了。这静寂的时刻,让人觉得不像在人间,天地突然宽广起来,天好像更蓝更高了,整个村子像空了似的,让人惊讶。
有时两三个伙伴会爬上树去捉蝉。这是很需要要技巧的活儿。首先是要找一根长的竹杆,然后还要有一根牛尾巴上的长毛。牛就在生产队的牛棚里拴着,有时某家门前的树下也会拴着一头。要薅一根长毛既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如果抓着牛尾乱扯,牛跳起踢上一脚,或是转身低头顶上一角,躺上十天半个月就算是好的,挑个肚破肠流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哪个经验丰富也去薅牛尾的人,大家总会高看几眼。之前我总是远远躲在旁边的,后来学着经验,胆子大起来,也去薅过几次。先是要悄悄靠近某头眼睛只朝前看的牛,牛是最招蝇的,所以总甩着大尾巴左一甩右一甩在赶蝇,要趁着尾巴停歇下来的空当儿,屏住呼吸,偷偷靠近,捏住一两根,用力一扯,赶快跑开。捏不紧,是薅不下来的,再薅就没机会,跑不快,挨个踢是跑不了的。这个过程真是惊心动魄,不过薅到了也真能让人乐得大喊大叫。有了牛尾长毛,接下来就要在竹杆头上钉个铁钉,或者绑根铁线,再把长毛的一端系在钉子或铁线上,另一端弯个圈系在长毛的基部,打成一个活结。再往下就考验一个人的爬树功力如何了。蝉都憩脚在较细的树枝上,竹杆如果太长了,活结是否套住蝉又看不到,太短了就要离蝉极近,一则树枝承受不了身体的重要,断掉摔下树可玩不起,二则也会惊飞了蝉,这时竹杆长度的选择固然是一种经验,在树枝上的轻爬慢行,则更需要胆量和技巧。当距离适中,就可以轻轻举起竹竿,从蝉的前部慢慢套到颈部,要匀速,又要极慢,容不得手有任何轻微的颤动,绝不可以碰到蝉的身体。套到颈部时,就可以慢慢拉死活扣,这时最为关键,一旦蝉稍有知觉,振翅一飞,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要非常耐心毫不手颤地将活结拉到和蝉的颈部差不多大小时,然后猛地拉紧,这时蝉就无法挣脱扣子了,然后快速从竿头将蝉取下,放进火柴盒里,弹一弹它就叫,真是让人快乐。
孩子,我之所以如此繁复地给你讲这个过程,实在是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惊心动魄,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要有勇气、智力、专心、细心、耐心,要有攀爬的技能,精心的测量。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现在这样的游戏你们已经没有机会尝试了。我一直希望你能去学一样运动的理由也在这里,一个朋友跟我说过,“爱运动的孩子心理上要阳光得多”,你非常阳光,乐观,善良,这一点我从不担心,但学会至少一项运动可以让人提升各方面的协调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看了这封信后能认真思考一下我的建议。
凉风从东窗吹进,让人神清气爽,炎夏尚未到来,这样的和风让人心清。《黄帝内经·素问》里有“生气通天”的道理。“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气动风升是的宇宙大义、生命感觉的最初起源。气动生风,风动成声,声律感人,人又以气相应。
孩子,我为什么和你说这么难懂的话,因为关于“气”的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最核心哲学。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只有气才是在天地之间贯通、流动、充满的根本力量与存在形式。如果你读高中的时候,我希望你读读小野泽精一[日本]的《气的思想》一书,这本书对中国的“气”的思想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梳理。理解气息的运行,你就会理解“声律感人”。你学过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