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留痴人说梦声
  代的文人当中,或许没有人比张岱更了解西湖了。他石破天惊地把西湖比作声色俱丽倚门献笑的曲中名妓,说人人得而媟亵之,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他爱湖成痴,此等比拟怎能说是对西湖的轻慢亵渎?这是他对西湖椎心泣血的痛惜!他在西湖边长大,人生三分之一徜徉在西湖边上饮风邀月。阔别西湖二十八载后,西湖仍日日入其梦中。他爱西湖,无论春秋冬夏,不分花朝月夕,不因清明雨雪。他才是真正懂西湖的人,绝不像那些附庸从众的俗人,春夏聚隆冬绝,清明来雨雪尽。在他的眼里,西湖无论何时都是美的,如此,那帮凑热闹添乱的游客岂能入眼?世间万物皆可忍,独俗不可忍。所以张岱才以冷峭之笔白描七月半西湖月下众生态,纤毫毕现,入木三分。“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这才是张岱,真正的西湖知己。

  张岱的散文,笔笔存孤异之性,出其精神。读之如嚼冰咀雪,心神为之清。幸甚至哉,我辈得遇。

  在明末清初云兴蔚起的遗民史学中,张岱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他把明亡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余生献给了历史散文的撰写事业。明亡后,很多气节之士以身殉国。宗子说他每欲自尽,思及《石匮书》尚未完成,便忍辱苟活。便如他在《自题小像》里所言,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他以此调侃,是苍凉的嬉笑,是嬉笑的苍凉,对于宗子而言,他是前朝遗民,明朝灭亡终究是他不可忘却之痛。伤怀悲愤之情之性,避不可免。《湖心亭看雪》成稿时本已是清朝年间,但他仍固执地沿用明代纪年,故国丹心,足见赤诚。

  张岱一家,有治史的渊源。高祖曾修《山阴志》,曾祖修过《绍兴府志》及《会稽县志》,藏书巨丰,史料颇多。面对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的状况,他决心承袭先人衣钵,撰修明史,还历史本来面目。正如他在《石匮书自序》中写道:幸余不入仕版,既鲜恩仇,不顾事情,复无忌讳,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五易其稿,九正其讹,稍有未核,宁缺勿书。事必求真,语必务实,否则宁不成书。这是他治史的原则,更是史学家的品格。丹心可照汗青。宗子从崇祯戊辰年开始落笔,写了十几年,明亡了,作为先朝遗民,更无忌讳,更有必要撰写一部真实的历史,以鉴王朝成败得失。国变之际,他携带副本,遁入深山,继续研究、写作。 在《石匮书》等史书中,他痛切地批判八股科举耗费人精力、窒息人精神的罪恶,正直地歌颂了抗清运动的许多英雄,也无情地鞭挞了“反面事仇,操戈入室”的民族败类。他亦敢于评价南明皇帝,“先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番四覆,夕改朝更。”“用人太骤,杀人太骤,一言合,则欲加诸膝,一言不合,则欲堕诸渊。以故侍从之臣,止有唯唯否否,如鹦鹉学语,随声附和已耳。”直言时弊,泣血实说,掷地有声,名震后世。

  “余故不能为史,而不得不为其所不能为。”这是民族的使命,爱国的赤诚,冰雪的气节。

  在张岱看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张岱铸史著文,莫不如是。其冰雪之气,便如剑之光芒林之空翠,不可或缺。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便是张岱文字写照,一生写照。

  张岱的一生历尽繁华,也阅尽苍凉。正如前人所言,从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到担米挑粪的老头,落差之大,恍如巅峰到深渊。少年期的从者如云蜂拥者众,到避入山林,故旧见之,避如毒药猛兽,恍如隔世。然而,晚年的张岱早已勘破生死,更何况这炎凉世态?冰雪为梦的张岱岂会看重?石公仍是那般率性,有趣,即便悲凉,也要不羁散淡的悲凉,即便愤慨,也是嬉笑戏谑的愤慨。张岱是禁得起穷,也受得起富的。富时青骢马油壁车,鲜衣美食,梨园鼓吹。贫时破床碎几折鼎病琴,布衣蔬食,断炊常至。富时,斗茶唱戏,成就一脉风流。贫时,著述立说,塑造古今传奇。

  “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痴人张岱。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乐亭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7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8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09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0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1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2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3页:资教通鉴·话说陪伴
   第14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5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6页:民间声音·《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第17页:民间声音·你的身体是你的私人花园
   第18页:新论视窗·如何做“落地”的教科研
   第19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0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1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2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3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4页:新论视窗·“心本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25页:课程平台·“海量阅读”质疑(中)
   第26页:课程平台·说说“海量阅读”——我的疑惑
   第27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8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9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30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1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2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3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4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5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6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7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8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39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40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1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2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3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4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5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6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7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8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9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0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1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2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3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4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5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6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7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8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59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60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1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碎片生存:个人在“刷屏”时代(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晚餐吃太晚容易患肾结石?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只留痴人说梦声
师道情智版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44只留痴人说梦声 2018-04-05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