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漂小故事大
  之余都爱去钓鱼,也让一些孩子耳濡目染学会了钓鱼,但是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溺水隐患。钓鱼显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却令人不得不产生几分担忧。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在学生中极为普通的扔纸团事件让我多留了个心眼,顺藤摸瓜“挖出”了一条“重大”线索,过后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去引导这两个顽皮的孩子,让他们能够远离危险。

  我把他们的父母约到了办公室,告诉了他们孩子钓鱼的潜在危害,建议他们一定要高度关注此事,尤其是在周末、假日里,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动向,切忌让孩子私自外出去钓鱼、去河边摸鱼。农村学生校外生活本就相对单调,他们二人痴迷钓鱼固然需要父母的监督和教育才可以消除安全隐患,但是如何唤醒他们个体的自觉,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未成年人独自去钓鱼的潜在危险,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是关键。

  马天宇和马立伟无意之中“露出了马脚”,但是班里究竟还有没有他们的“同党”,由于新接手班级我心里也没底。于是,我决定在班级内部展开一次讨论,希望同学们在宽松的氛围中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观点交锋,从而引导同学们能够正视七年级学生钓鱼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我利用主题班会课设计了一场辩论赛,题目为“七年级学生能不能去钓鱼”。

  班会课上我引出了话题,请同学们针对“七年级学生能不能去钓鱼”这一问题,先四人一组进行自由讨论,并陈述理由。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发言都很积极,十分活跃。持“七年级学生能去钓鱼”的同学约占半数,其余的同学则认为“七年级学生不能去钓鱼”。

  之后为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我建议他们将口头观点和支持理由形成文字记录,正反双方先各自在组内进行交流,并将理由做了细致的梳理。

  按照辩论赛规则,正反双方分别挑选4位同学代表本方进行辩论,其中1名为组长,3名为辩手,共分为阐述观点、互相提问、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个环节。

  正方组长马天宇率先陈述:“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一项兴趣,既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还可以亲近自然,与河流、池塘为友,所以我认为七年级学生去钓鱼理应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支持。”

  反方组长杨斯宇则认为:“七年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学业任务繁重,钓鱼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古人云‘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钓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溺水的危险,则悔之晚矣,因此作为一名七年级学生应该珍爱生命,坚决远离钓鱼。”

  正反双方开门见山,先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室里的辩论气氛陡然大增。

  “正方,既然你们觉得钓鱼是培养兴趣、亲近自然的重要途径,那么请问钓鱼过程中如何防止意外发生,若是不慎发生意外如何自救?”互相提问环节中,反方提出的问题咄咄逼人、直指要害。

  在反方代表的追问下,正方代表给出的回答是:“到有安全防护措施或者人比较多的正规鱼塘钓鱼,不去黄河边或者无人管理的沟渠以及不熟悉的水边钓鱼;在父母或成年家人的陪同下去钓鱼,不单独或与同龄人去钓鱼,这都是避免发生意外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自救能力,可以在钓鱼时提前准备救生衣、防滑鞋等救生设备。”

  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据理力争、激烈交锋,深入展开了讨论,但是双方同学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安全问题上,正方坚持认为只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就可以去钓鱼,而反方则认为安全无小事,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钓鱼。

  见同学们都将讨论聚焦到了安全问题上,我觉得已经达到了本次辩论赛的目的。时机成熟后我借机进行了引导和总结:“同学们,钓鱼原本是一件高雅之事,无对错之分,我很赞成正方钓鱼可以培养兴趣、亲近自然的观点。但是同学们刚才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个人安全和家庭幸福,同学们一定要绷紧安全之弦,时刻远离危险。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倾向于支持反方的观点,因此我绝对不赞成大家去钓鱼。”

  同学们都踊跃发言,针对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的实时引导总结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七年级学生去钓鱼的观点。作为正方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天宇、马立伟通过与其他同学在民主、宽松的争论和交锋中,也及时认识到了钓鱼的潜在危害。

  “纸弹”引发的“辩论”虽然得到了平息,但是我一直没有放松对马天宇他们的关注,时不时找来提醒一番,并经常督促他们的父母做好校外监管工作。

  孩子是单纯的,多数时候也是顽皮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有一颗敏感的心。因为在一些看似极不起眼的事情中,也极有可能蕴含着许多故事。在教育中,我们不光要关注“鱼漂”本身,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故事”,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洞察力,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尽早用教育智慧化解潜在的“危机”。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7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8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09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0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1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2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3页:资教通鉴·话说陪伴
   第14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5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6页:民间声音·《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第17页:民间声音·你的身体是你的私人花园
   第18页:新论视窗·如何做“落地”的教科研
   第19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0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1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2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3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4页:新论视窗·“心本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25页:课程平台·“海量阅读”质疑(中)
   第26页:课程平台·说说“海量阅读”——我的疑惑
   第27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8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9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30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1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2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3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4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5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6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7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8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39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40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1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2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3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4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5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6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7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8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9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0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1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2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3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4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5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6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7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8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59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60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1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碎片生存:个人在“刷屏”时代(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晚餐吃太晚容易患肾结石?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鱼漂小故事大
师道情智版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46鱼漂小故事大 2018-04-05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