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一场寒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太阳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供电公司线路维护造成白天停电,教室光线不足,高三的备考压力又大,内外因素叠加起来,我担心学生的情绪被冷空气“冻住”,我得给学生鼓鼓劲了。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不能用,教学资源也被冻结了,这节班会课,我该跟学生聊点什么?
上课前,我翻看手机,林清玄的一篇短文《雪的面目》跳入视线。有了,我脑海里灵光一闪,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走进教室,我漫不经心地和学生聊起来。
我:“今天天气冷吧?”
学生:“冷死啦!”
“不知你们刚考入齐齐哈尔大学的师兄,在北方的第一个冬天过得怎么样……”大家一来劲,我就捕捉到教育契机了。同学们都没见过雪,有人开始想象雪地里的种种趣事、浪漫事了。
“我们这里下雪是不可能的,但是以后你们会看到雪,比如你考入北方的大学,或者工作的需要,满世界跑……”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温暖地想象着未来的种种可能,想象林清玄笔下的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念念不住。为了领略雪的面目,我们约好从现在起一起努力!大家在语言的交流中扫去冬天的阴冷。
《雪的面目》一文写道:“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是无法明明白白地讲,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与这个班级相处几个月以来,我常常回忆起一些事情。
我想起了班里的小王同学,一个安静的男生。他一直都在努力表达自己的热情,但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教过他的老师这样评价他:“工作很认真,就是有点不自信。”我班级里的学生来自高二的两个班,小王和小林两位同学分别是原来班级的班长,新学期谁来当班长?我有些为难了,小林性格有点内向,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小王积极参加各项工作,看得出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住班长职务。但带好一个班,单凭个人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也很重要,而这些正是小王所欠缺的。此时,另一位同学小黄进入了我的视线,个子不高,性格淳朴,能与班里的同学融洽相处,我试探性地给小黄安排班务工作,他总能不急不躁地引导同学们共同完成,很多事情他都能稳妥地办好。同时,小黄在篮球场上身手敏捷,经常可以看到他生龙活虎打篮球的身影。尽管小黄以前没当过班长,但在我心里,他正是高三(5)班班长的最佳人选。
开学一个月后,班里秩序井然。尽管大家都还没有班干部的头衔,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支班干部队伍,宣布班委名单的时机到了。首先,我选出四位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王和小林均入选。大家都在期待我宣布班长人选,当我念出小黄的名字时,大家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小黄还是一脸的淡定,但小王却有点坐不住了,脸上流露出落寞的神情。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在确定班干部的时候,我并没有进行耗时耗力的演讲竞选与民主评选。我通常的做法是以原来的班干部队伍为主要人选,毕竟他们已经过了之前两年的煅炼了,我只需要做个别的调整就好。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心理落差,我先举行座谈会,告诉同学们职位无大小之分,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但宣布名单的时候,我依然能感受到小王内心的波动。虽然看在眼里,却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安慰他,此时,语言对一颗敏感的心灵来说,是苍白无力的。
对小王的进一步了解,源自他那次请假。那天,手机里跳出一条信息:“老师,我明天有事,想请假一天。”我回复道:“好的,我同意你请假,但你能不能告诉我有什么事?”“明天,我妈的百天祭日。”原来,他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儿子进入高三时,却是母亲离开的时候。潮汕地区亲人去世百天后要祭拜,象征“百事百了,逝者安息”。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何常常想表达点什么、却又欲语还休,也明白了他眼神里为何时常流露出一种不安。他是想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融入新的班集体,而我却并没有把他安排在他最想要的位置上……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压力下,他就这样默默地度过了高三的前三个月。
如何帮助小王走出困境?除了默默地关注他、关心他的处境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