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老师聊天正欢,冷不丁地,“小调皮”孙同学又从椅子下面钻了出来,一脸的开心,露出豁了牙的嘴。“呀,你在干什么呢?”我被吓了一跳,颇有些不悦。谁知,他笑得更欢了,高高举起手中的饮料瓶:“老师,我在椅子下面一下子找到了两个饮料瓶!”两只透明的饮料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有一只已经被踩扁了,坏了一道口子,特别晃眼。“你要这个有什么用?”我一边问,一边思忖:这孩子的家境还不错,他为什么要捡饮料瓶呢?只见他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然后俯下身子,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说:“老师,我在积攒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时,我不禁想起,前一阵子,他告诉我,他的梦想就是买个自动贩卖机,放在学校里,为全体师生提供方便。可是目前他手头只有一百多元零花钱,为了实现这个属于他自己的“中国梦”,他从一只小小的饮料瓶开始努力了。我欣慰地笑了,抚着他的头,竖起大拇指,为他点了个大大的赞。或许每只饮料瓶只值五分钱,最多一毛钱,梦想非常遥远,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张开臂膀来拥抱阳光。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孩子们手中高高举起的亮晶晶的饮料瓶和他们如花的笑靥,也许是最好的诠释。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为了梦想而努力”,这些努力,绝不应只是所谓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活德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引导和促使人去做成一个‘人’”,一个脚踩在土地上的普通而又快乐的人。我们也许不可以主宰未来,主宰命运,却可以主宰心灵。教师应该成为儿童“幸福梦想”的分享者,“快乐生长”的助推者。
“向革命前辈致敬”
我们沿着绵延的小路,漫步到连云港园的北侧。在繁茂的古木的掩映下,一座人物塑像映入眼帘。他慈眉善目,微微昂首,目光炯炯,注视前方,好像在眺望远方,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我照着雕塑底座下的简介读了起来:“刘公铭,江淮之子,崇川瑞龙,披襟万里,百战倥偬……”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不觉间也跟着小声地读了起来:“德泽桑梓,永仰高风……”读着读着,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多,朗读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当孩子们的声音更加激昂、情绪格外激动时,我不觉间停止了朗读。我打量着眼前的孩子们,这还是那群平日里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有事没事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吗?他们目光炯炯,凝神专注,这铿锵有力的语调,仿佛在宣誓着什么。我的内心软软的,被触动了,不觉间,我的眼角噙着点点泪花。
读完了介绍,孩子们都静默地站着。他们的眼前是出现了那烽火弥漫的画面吗?他们的胸中是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吗?我无从知道。仿佛有人指挥似的,孩子们热烈地鼓掌,他们把手放到胸前,一个劲儿地拍着手,似乎再热烈的掌声都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敬佩之情。
“敬礼!”这次不知是哪个小家伙一声令下,同学们都齐唰唰地把手高举过头顶,敬了个毕恭毕敬的队礼。连平时最调皮的小楠也肃然不动,他们的目光是凝重的,他们的表情是严肃的,阳光下,他们挺拔的身影仿佛是被镀上了金边的雕塑。瞬间,我的心融化了,仿佛是被感染了,我也不自觉地举起右手庄严地敬礼,和同学们一起齐声高呼:“向革命前辈致敬!”孩子的童声和游人的微笑在那一刻显得那般温暖,我们的心紧紧相依,大家共同诠释了浓浓的民族情怀。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时候,我想轻轻地搂着每一个孩子,悄悄地告诉他们,是你们在为老师指明前方的道路。你们最纯真最质朴的生命气象,最美好最感动的生命情怀,引领我经历着这次难忘的精神洗礼。也许,一切都会过去,惟有这些无影无形而又无所不在并且常常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才能历久弥新,光照永远。
回去的路上,汽车颠簸,孩子们依然兴奋。他们得意地炫耀着自己钓到的小金鱼;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美味的食物,还有的掏出没有吃完的饼干,你一片,我一块,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我疲惫不堪,昏然欲睡。脑海中忽然想起特蕾莎修女的话: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我抚着自己早生的华发,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禁哑然失笑:这一路上,与天使同行,欣赏生命的纯真和美好,我依然童心不老。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