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辈子的阅读
  图书室里不多的藏书看了一大半,其中读的最多的,就是那群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鲁迅自然是其中分量最重的,我还特意去地摊上购买了盗版的《鲁迅全集》,纸张发黄,文字密密麻麻,但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其他的包括郁达夫、闻一多、朱自清等,甚至连欧阳山、许地山之类的现代作家,也曾认真阅读过。

  我认为,这个阶段的阅读为我后来的写作扎实地提供了内容和技巧上的支持。如果说我现在还能写一些小说散文之类的,一定是那几年的功劳。

  三

  我的第三段阅读经历,是在我上大学之后。

  能顺利考上大学,一定和我进入高中时就定下的目标和后来的不懈努力有关。但最后选了中文师范专业,则完全是受了我的恩师陈智峰老师的影响。

  进入大学之后,我和所有的大一新生一样,完全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管束,于是又和大家一起放飞了自我。但,心里依然隐约有浪费时光浪费青春的痛楚。于是在迷惘痛苦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就决定去图书馆看书了。

  没想到,这一决定,就坚持了三年多的时间。差不多有三年左右的课余时间,我不在图书馆看书,就是到市区找各种旧书店淘书。

  这一时期的阅读,因为读了中文的缘故,开始涉及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我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就缘于这一时期的阅读。我读了不少文学史书和古典诗歌作品,譬如各种断代文学史,以及《古诗十九首》等书籍,并做了大量读书笔记。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就基于我在读《历代诗话》和《历代诗话续编》时发现的信息点,然后独立写作的。同时,也继续阅读了现当代作家们的作品,依然做了不少笔记。这一时期,我还确定了把永嘉四灵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对象,并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我还阅读了不少关于古典诗歌评论的文章,在选修张一平老师的“古典诗歌理论批评”课程时,关于“人品与文品”的课堂作业,受到了张老师的表扬。(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出了一道关于“人品与文品”的辨析题,我写作的下水作文,被《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选为浙江省唯一的教师下水作文代表刊发,并在点评中获得高度赞扬)

  这一时期,我还比较系统地研读了柔石的所有小说作品,并写作了《柔石笔下的寡妇典型》等小论文。2009年,我发现山东大学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好多段文字直接复制了我文中的内容。但看在她在论文前面的研究现状中,提到了我的名字和我文章的题目,就没有再做追究。

  总结这一时期的阅读经历,和之前的不同,重点在古典文学的领域,并且积极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让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确定了永嘉四灵这个终生研究领域,并在毕业后,继续搜集相关资料,继续研究,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四

  第四段阅读经历,是在近五年时间,即2012年至2017年。

  在这个阶段中,我的阅读重点又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因为职业关系读了不少教育教学的书籍外,还关注了古人的思想,以及社会变革的视角。同时,也积极写作了十余篇书评或读后感,第一次在阅读上尝试表达。

  阅读了不少教育教学的书籍,也因此得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让自己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属性,弥补自己在行动上的不足。

  对古人的思想产生兴趣,是因为读了梁启超先生的《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而后,读了更通俗一些的《鲍鹏山说墨子》,以及相对专业一些的徐可超的《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变革与审美观念》等书籍,然后又回到诸子著作本身。我的思想,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从最初崇尚庄子的“逍遥游”的潇洒,到践行孔子的“道在人间”的责任,最后走到了墨子的“事在人为”的行动上。

  关注社会的变革,因此读了郑永年的《重建中国社会》,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梁晓声的《中国人,你缺了什么》等书籍,也读了几本国外的书籍,譬如威尔·杜兰特的《历史的教训》。也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并用文字把这种思考诉诸笔端,为了这个社会朝向更美好的未来,尽一份绵薄之力!能够生活在思想不断发生变革的时代,风雨飘摇,何其不幸!但又何其有幸,能参与其中!

  我人生中的这四段阅读经历,让我从懵懂到成熟,从成熟到反思,从反思到行动,不断提供给我人生的源动力!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假如没有这四段阅读经历,我的人生一定麻木不堪,糟糕透顶!也一定不会因阅读而如此痛苦,也不会因阅读而如此幸福!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阅读一生,只为成就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明辨而独立的生命个体!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7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8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09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0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1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2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3页:资教通鉴·话说陪伴
   第14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5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6页:民间声音·《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第17页:民间声音·你的身体是你的私人花园
   第18页:新论视窗·如何做“落地”的教科研
   第19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0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1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2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3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4页:新论视窗·“心本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25页:课程平台·“海量阅读”质疑(中)
   第26页:课程平台·说说“海量阅读”——我的疑惑
   第27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8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9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30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1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2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3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4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5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6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7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8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39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40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1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2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3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4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5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6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7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8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9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0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1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2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3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4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5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6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7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8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59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60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1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碎片生存:个人在“刷屏”时代(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晚餐吃太晚容易患肾结石?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一辈子的阅读
师道情智版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57一辈子的阅读 2018-04-05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