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成长之路
  才是“为了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对这个口号再熟悉不过了,但它是否只是一个口号?真的努力去做了吗?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还有哪些不足? 

  以某学校的空间布局为例,教学楼呈“井”字形,北侧(大部分教室所在区域)靠近马路,南侧(教师办公室集中于此)面向校园。不言而喻,学校把安静赠与了教师,嘈杂留给了学生。常人可以忽略环境中的背景噪声,然而很多自闭症儿童对噪声却非常敏感。我们可以接受的音量,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聒噪。他们常常摁住耳朵,摁到耳朵都快要塌陷下去,看得我心里直疼。怎样才能还学生一片安宁?是否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来减少障碍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让学生教室占据学校里最安静的位置,教室安装吸音墙面材料,桌椅脚下都贴上软垫,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扩音设备,门栓涂上润滑油……还有推拉铝合金窗户时发出的“滋—啦—”声,连我都忍受不了,可以涂点润滑油或者换成质量更好的窗户。课堂上,给个别对声音特别敏感的孩子设置“安静25分”时间,让他在很安静的环境里待一会儿,惬意一会儿,积蓄一些能量,再面对这个嘈杂的世界……

  当然,还有很多我看不到的,但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他们的世界,去体会这种种的不便,才能去改变这一切,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教师职业成长而言,教师成长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一定是来自于对学生无限又深沉的爱。

  四

  重拾对教育研究的热爱之后,我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努力学习、提升自己。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视觉策略、结构化教学……我都一一去尝试、去摸索,希望能将这些方法熔于一炉,支撑我的教学。但有一个短板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评估。评估,是特殊教育教学的起点。没有起点的支撑,怎么撬动教学这个世界?

  也许是我常去帮助一个家长协会的缘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组织VB-MAPP(语言行为方法)评估培训,有几个免费名额,就给了我一个。我感恩家长们的慷慨,心中满怀期待!实操培训之前的网络课程,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一边听一边把所有的评估题目列出来,尽最大的努力去熟悉题目,去熟悉各个环节。当时觉得自己准备得挺充分了,待实操老师培训之后,才知道自己距离真实的评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于评估,只知道评估的题目和评分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评估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需要精确控制,才能更接近对象的真实能力发展情况。比如评估孩子的动作模仿,老师一边做拍手的动作,一边说“拍手”。此时,孩子跟着拍手了,能确定孩子有能力模仿这个动作了吗?不能。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孩子是服从了口头指令,还是模仿了拍手的动作。

  如果老师只说“拍手”,而不做任何肢体动作,孩子拍手了,口头指令的项目上可以得分;如果老师一边拍手,一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孩子照做了,则在动作模仿这一项可以得分。所以说,评估是个精细活、技术活,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培训结束时,老师跟大家说:“学了,回去要用哦!”我写了小纸条给老师:“老师,您放心,回去我一定多练习,好好用!”心中顿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五

  我坚信,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教学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

  在我的职业成长生涯中,家长一直扮演着同行者的角色。我从未把家长放在“麻烦制造者”的位置上,他们是我成长路上的伙伴。工作之余,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主动给家长开设免费的专题讲座,和他们一起座谈,聊孩子、聊专业、聊生活;我努力去做入户支持,让家长们和我一起成长,为孩子构建更佳的成长环境。

  准备讲座的过程,也是倒逼着自己去学习、去吸收新知识的过程。《自闭症儿童社交游戏训练》这本书,买了几个月都没能通读一遍。为了给家长们讲“社交游戏”这个专题,我啃了三遍,书上满满的都是我写写画画的痕迹。读完书、做好PPT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休闲课上,和学生玩社交游戏,以往我总强调游戏原有的规则,按规则玩。说好听点叫严谨,不好听就是呆板、不会变通。之后我才懂得,诱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动机才最重要,规则可以改吗?当然可以。游戏规则从哪里来?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定。与家长沟通、交流,和孩子游戏、训练……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的专业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职业成长是一项修炼,是一次对身心的重塑,更是生命中的一段重要历程。曾经的迷茫、坎坷、沉沦,一样丰富了职业生涯的色彩,成为宝贵的财富。跌倒了,爬起来,没什么。研究带给我职业成长的兴奋感与成就感,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乐在其中,不觉辛苦。锤炼自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与家长携手并进。消逝的是青春,收获的是成长。一生,就这么一次!这就是我,一个热爱研究的特教老师的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扎根大地的初心力量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7页:改写人生·学堂里的老师
   第08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09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0页:走近名师·秦晓华和他的“走进生命的教育”思想
   第11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2页:资教通鉴·由国学神童李尚容想到的···
   第13页:资教通鉴·话说陪伴
   第14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5页:资教通鉴·家长,孩子心灵的土壤
   第16页:民间声音·《经典咏流传》打开诗歌传承的蹊径
   第17页:民间声音·你的身体是你的私人花园
   第18页:新论视窗·如何做“落地”的教科研
   第19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0页:新论视窗·可不可以“抬高一厘米”
   第21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2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3页:新论视窗·在思维过程中涵养思维
   第24页:新论视窗·“心本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25页:课程平台·“海量阅读”质疑(中)
   第26页:课程平台·说说“海量阅读”——我的疑惑
   第27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8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29页:课程平台·借“海量阅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育
   第30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1页:别样课堂·初三,我们一起读过的十本书
   第32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3页:别样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让政治课充满魅力
   第34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5页:学子点击·学会与孩子说话
   第36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7页:边教边悟·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践行策略
   第38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39页:边教边悟·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40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1页:边教边悟·以情动人的文章之法略谈
   第42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3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4页:往事今说·只留痴人说梦声
   第45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6页:智慧纵横·鱼漂小故事大
   第47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8页:智慧纵横·预约一场雪
   第49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0页:智慧纵横·与天使同行
   第51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2页:智慧纵横·契机,让教育如此美丽
   第53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4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5页:一页书香·缺匮,是一种生活
   第56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7页:苦乐杏坛·一辈子的阅读
   第58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59页: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
   第60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1页:家事如风·我和儿子一起读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碎片生存:个人在“刷屏”时代(一)
   第64页:第二讲台·晚餐吃太晚容易患肾结石?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我的成长之路
师道情智版苦乐杏坛·我的成长之路59我的成长之路 2018-04-05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