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 陈 穗
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较好的落实了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很好的发挥了价值观引领作用。试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创设适当问题情境,突出学科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考查要求,合理控制试题难度,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有利于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一、聚焦立德树人,凸显育人价值
高考是高校选才育人的第一道关,高考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在高考命题工作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进一步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国家、关心政治,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要求。2018年的政治问答题,政治就紧扣当前的时事热点与重点,深入考查学科思维。第40题以改革开放40周年,安徽小岗村的巨变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理解唯物史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课标强调“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这也促使高考命题多从现实社会热点和历史学习内容新角度的地方设置题目情境。比如,重视党史和国史考查;第24题回应科教兴国和弘扬传统文化;第29题回应理论创新;第33题的马克思主义诞生,既纪念了马克思200年诞辰,又回应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的活动;41题考查的古代乡约、村民自治问题,弘扬传统道德和家国情怀。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以区域发展、生态保护等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全国Ⅰ卷第43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为案例,要求考生对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意义的认识。从环境伦理出发,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二、关注时事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热点问题是高考的永恒话题。2018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指出“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参与命题的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中”。全国Ⅰ卷命题紧跟时代改革的脚步,试题内容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