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假设历史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和文章主题
每一篇文言文的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因此,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年代,从而产生对文章的主题的认同感。下面以《六国论》为例,谈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六国论》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评论六国破灭的原因,提出对敌斗争应该注意的问题,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向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喻今。那么,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假设:
——假如你是宋仁宗;
——假如你是北宋当时的主战的一个大将军;
——假如你是北宋当时的主和的一个大臣;
——假如你是北宋当时的一个百姓。
请问你会如何回应苏洵?
通过这些假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并且立足于当时的现实环境,以此来做出对应的回复。一开始笔者以为学生会三言两语就结束,但是当学生开始化身为历史人物的时候,他们为了更好地做出符合身份的回应,从而反复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且对《六国论》这篇文章反复阅读,以求深入了解,支持苏洵观点的人希望能有更充分的理由,反对苏洵的人则对着文章咬文嚼字,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漏洞来反驳苏洵的观点。有个学生从百姓角度出发,说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呼声。从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反馈来看,他们不仅读懂了课文的内容和主旨,甚至还看透了封建社会改朝换代时政治家们的粉墨登场,却枉顾黎民百姓的生死的本质。
六、总结和反思
面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语文学科的文言文教学还是别的学科,职业教育依然是大部分学科的主要方向。在中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根本还是要围绕职教特点开展。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可偏离职教这个方向,同时在实施阶段,不能操之过急,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较为薄弱,都需要老师极大的耐心和持续的鼓励。总的来说,体验式教学只是中职文言文教学众多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会有缺憾,需要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不断地完善。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