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满足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从国际高等教育培养高级应用技能人才的发展历程来看,提升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举办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省本科层次教育发展要以省级财政支持为前提,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前的高等教育资源,广泛吸收社会优势资源,选择多种发展路径和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第一,财政支持环珠三角城市建成一批院校建设的财政扶持政策,将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纳入省级财政经费预算。以省市共建方式,保障经费来源,瞄准地方产业特点,加快在环珠三角城市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第二,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质资源,选择基础好的高职院校与省内有实力的本科学校合作办本科专业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承担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本科与高职院校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一批高职院校逐步落户位于清远市的省级职教基地,学校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将产生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效应,将为市场培育大批技能型人才。以省级职教基地为平台,根据地方的产业基础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高职院校与省内本科学校对接,合作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节约成本、行之有效的做法,在短期内能缓解地方产业转型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第三,以本省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为依托,以“一校多区”的模式鼓励有实力的本科学校到环珠三角城市建分校。本科院校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环珠三角外围城市选址建立分校区,有利于缓解其办学和招生规模扩大以及中心城市的土地供应相对紧缺的困难。
第四,利用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资源,探索“现代企业大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公办高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路上,由于缺乏利益纽带连接,难以实现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现代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并管理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强,服务于企业利益相关群体和所在行业的发展。环珠三角城市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新技术应用实践人才,大型企业办校既可以满足地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弥补当前本科层次学历职业教育的不足。此外,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包括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和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的混合所有制, 吸引更多的其他主体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形成多种资本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态势,最终构建一个办学主体多元、教育产权多元,并能进行高效、自主、规范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治理架构。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和推行混合所有制开展应用型本科层次学历教育,能从本质上实现校企、产学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