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讲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抽象的说明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我通过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上课的时候,我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的课文探究小组,让每个探究小组都准备了如下实验材料:一瓶肥皂水、一瓶醋、一朵红色花、一朵蓝色花。当然,肥皂水和醋的浓度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了和学生有个对比,我也向化学老师讨了些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然后吩咐他们进行“花朵变色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的花出现了三种变色情况:有些小组的花的颜色变得比较快,有些小组的花会变色但是比较浅,而有些小组的则不会变色,这时候他们都一脸茫然。我进行了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最终让学生明白,因为我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较他们手头的肥皂水和醋的浓度高,所以放到氢氧化钠红花很快变成蓝花,放到稀盐酸蓝花很快变成红花。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学生明白了课文里面涉及的青花素、酸碱变化等知识,还懂得了酸碱浓度还是很关键的。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提高了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堂要改革的地方很多,但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观念里走出来,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更新教育理念,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模式进行革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