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分层训练,对于激发作文兴趣,使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只要教师真正能够以学生为本,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因材施教,就一定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而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检测差异,学生分层
因材施教理论认为,教育要解决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龟兔赛跑给我们很大的启迪。我想,龟兔赛跑比赛之初就已经失去了公平。那么,何不让兔子和兔子赛跑,乌龟和乌龟赛跑呢?只有和真正的对手比赛,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只有对不同特质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指导,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首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认真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谈话、作文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待作文的兴趣、态度、作文水平的自我评价等等。进行检测,以此了解学生作文能力倾向的个别差异,并作为科学分层的依据。通过以上多种手段,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倾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学生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了解,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组,A为初等组,B为中等组,C为优等组,作为作文教学的三个层次。如下表:
这样分层,是为了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A组学生,哪怕是一个小进步也给予及时、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努力向上,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自己所在的这一组当中,同样可以成为作文的优等生。经过学习,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的,所以分层也应该是动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完全可以从本组中脱颖而出,更上一层楼。
二、以学定教,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教学评价。因此,给每个组定出作文教学的不同目标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基础。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总目标是: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学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会使用书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