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多读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多读多背”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经验之一。古人有很多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南宋裴松之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多读在阅读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从“问题链”、“满堂问”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中钻出来,少作全方位的讲解、分析、归纳,把时间节省下来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多读课文,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为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读不熟就想不深,因为多读是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要想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入的理解,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充分读书,自主发展。
二、深思是阅读教学的金钢钻
在阅读教学的领域里,要想获取精华,还必须在多读的基础上深思。这正如石油工人开采石油,没有金钢钻深入地底层,哪有石油冒出。深思就是这样一把金钢钻。读是基础,思是深入,读和思是密切联系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学家苏轼曾在劝勉落地秀才安享时写了一首题为《送安享秀才失解西川归》的诗中有这么两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这都说明了多读和深思要结合起来。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反映在思维状态是否深入上。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通过教师的导思,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思,促其外部活动的内化和内部活动的外化,真正使学生手脑口并用,读思结合,知行统一,全程参与学习。而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