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生活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曰:“移风易俗莫于乐”“礼乐治天下”。在现代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学生,热爱思考探索而反对因陈守旧,追求刺激而难以接受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针对学生的特点,要在音乐教学中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可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四个途径来进行。
以音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具有渗透人们内心深层的魅力,是“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最富感染力和穿透力的情感语言。人们欣赏音乐时,必须参与音乐情感的分享,与作品的思路相沟通,感情产生共鸣。进入“忘我”时,便能使作品的思想感情变成欣赏者心灵的声音,使欣赏者的感情得到陶冶、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理想。当音乐的旋律奏响了我们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时,它就能长期地、持续地扣动人们的心弦,也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为之奋斗的行为和力量。如我们听到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时,就会想起他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用他的笔做刀枪,用他的歌做炮火,向着万恶的日本侵略者和黑暗的旧社会展开了猛烈的攻击;用他从心底爆发出来的歌声向亿万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号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