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是他们美好心灵的红光影照,是人物思想品质的凝聚点,抓住人物关键的语言描写,就能洞开人物高尚的思想境界。
一、在深挖教材中感悟
1. 从课题入手,挖掘爱国情
课文的题目,往往浓缩了作者的道德情感,挖掘这些隐性的动情点,喧染情感氛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例如:在上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一课时,出示课题让学生理解“圆”的意思,“圆”就是圆满,是周全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如今却圆了?教学时以此为突破,深入挖掘动情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接着进一步导入:文中有一句准确的表明题目的意思的句子——几千年的梦想终于成了美好的现实。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迫不及待地认真读起课文来。
2. 从关键词句入手,激发爱国情
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里,“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声:‘走!’带头向前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