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变换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常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细节做起,周密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动脑筋,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比如:阅读、朗读、听写、必答、抢答、演示、讲解、辩论、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学生自测、同学互考、当场检测等,上述形式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理解、计算、推理及记忆等能力来考虑。教师应通过这些方式将对学生的训练全程贯穿到各个环节之中,变化创新,激发兴趣。并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到好处地应用插图、挂图、实验和多媒体等设备器材来呈现有关内容、展示某些现象、解释相关难点,并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六、自主互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经过多年的探索,在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自主互助学习法”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重视组长的选拔与培训,充分发挥好组长“小老师”的作用,组织好、协调好各项学习活动。其次,发动本学科成绩好的同学,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好助手,教会其他同学,提出疑难问题,带头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再次,提倡同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提问、相互检查,互批互改,哪一个同学出了问题,两人都要承担责任。在这种相互帮教活动中,学习好的同学以教会了其他同学为荣,以小组顺利通过测试点取得好成绩为乐;学习差一点的同学因学会了知识而感到欣慰,因合作过关而感到快乐。
由于充分发挥学生“小助手”、“小老师”的作用,不仅在减轻老师负担的情况下,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将学习及管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的同时,学会交往,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不断增强,逐渐养成主动、自觉、合作与交流的良好习惯,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我们打造和谐高效的物理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