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这部影片历时158分钟,情节复杂,要想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挺难的。(老师故意皱眉)有没有谁来说说看?(学生沉默)
师(边思索边提醒):故事中有那么多人物?我们可不可以?
生:我们可以抓住一个主要人物杰克逊经历来说。
师:谁来给我们简单讲讲?
……
阅读教学中,让孩子概括主要内容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电影画面,孩子常常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寻找到一条适合的路径。这里,教者让孩子紧扣主人公的经历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一下子让孩子柳暗花明。随后孩子们抓住几个主要人物的经历分别进行了概括,影片拍摄的脉络也豁然开朗。
师:灾难片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视觉的完美而逼真,看完电影,一定有许多惊险的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你想到了什么?(板书:画面)
生:巨浪掀翻肯尼迪号航母,直撞向白宫。
生:洛杉矶城在地震中轰然坍塌,陷入大海。
生:杰克逊驾车带着家人一次次死里逃生。
……
师:影片中大量惊险恢宏的场景,你们欣赏电影后,一定满腹疑惑,那些洪水滔天、高楼坍塌、飞机坠毁等都是怎么拍摄来的?
(播放网络上搜集来的拍摄花絮)
……
回忆、设疑、探究、明因,环环相扣,兴趣盎然。在老师引导和网络资源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步解决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困惑,让他们知道这些高科技影片的逼真性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竭尽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创造才取得了叹为观止的效果。随后再引导孩子探究影片中蕴藏的一些科学猜想,如地壳运动、磁场、南北极的变迁等相关知识,孩子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阅读的深度,更有宽度,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儿童纯净的心田里播下。课后,很多孩子还不满足,继续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有的孩子还回家考爸爸妈妈。在此,我们领略到,探究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是绵延不绝的一种遗传基因。在电影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陪伴、激发、质疑、协助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
三、“漫话2012”的启迪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电影是用画面和音律来讲述故事的,两者是那么惊人的契合。电影与生俱来的直观性、情境性,很容易让儿童身临其境,步步惊心。那次选择灾难片《2012》来进行电影阅读交流完全是一次偶然,但它却开阔了我日常的阅读教学视野,似乎让我拥有了一把打开儿童心灵之门的钥匙。随后,我们调查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发现几乎没有孩子排斥电影,可见电影阅读比文本阅读更具有吸引力。电影画面直观,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有声有色。在儿童的眼里,电影阅读是一种娱乐,每一次电影阅读就是对精神盛宴的一次享用。因此,电影的有效娱乐效应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它决定了电影阅读课堂是深受孩子欢迎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