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想起来都会后怕的场面中,为了挽救学生的生命,手无寸铁的两位教师敢于用血肉之躯迎上去跟持有刀具的歹徒搏斗,这就是教师大爱无畏的精神使然。在这里,记者借用大爱无畏这个词,向两位教师表达一种崇高的敬意。
观照:大象无形
同是1976年出生的欧兴文、林玉龙,是甲子三中普普通通的两位教师,都没有英雄般的高大形象,有的只是默默无闻地耕耘于教坛上的执着个性。然而大象无形,平凡的岗位,却造就了感动社会的人生。
踏实勤恳的欧兴文。作为一名教师,欧兴文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一教师向记者透漏,欧老师在课外辅导学生物理竞赛时,经常买书送给学生,辅导的学生屡屡获奖,如曾经辅导4个学生参加全国物理竞赛,就有2人获得全国三等奖。
积极进取的林玉龙。林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坚持每天跟早读,从不迟到,及时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真实、快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生,建立详细的学生档案。为了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不断充实自己,坚持学习一些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虚心地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建立适应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模式,促进不同水平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和发展。“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量、学生的参与率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教师向记者介绍林玉龙的教学观时如是说。
他们是全国千百万普通教师中的一员,每天都重复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头顶上没有耀眼光环,也没有让人羡慕的荣誉,有的只是诲人不倦、潜心育人的追求。然而,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崇高,当我们每个人都心怀赤诚、发自内心地去做我们教师可以做、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时,崇高也就回归它的本质。
聆听:大音希声
按道理,两位老师的感人事迹会得到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然而,记者了解到两位老师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鲜花与掌声,一切都很平静。这件事后,当地人民群众从新认识了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勇于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学生生命的为人师者,有他们在,更加坚定了他们安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的信心。当地民众谈及这两位老师,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已足以感动记者,不禁对两位老师的事迹肃然起敬——
甲子三中的学生说:可恨的歹徒,可爱的老师。
当地的群众说:在生死关头,教师挺身而出,好样的!
甲子镇的网友们说:老师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正能量。
陆丰的老师们说:如果这种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依然会选择与欧老师、林老师一样的举动。
甲子三中的校长说:我一直相信:老师是我们这个社会里最值得尊敬的人!看来我的信念是不会错的,老师用行为说明了一切!
当地教育部门说:倡议全市教育系统的老师都向这些为保护学生,与歹徒搏斗的老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这种崇高的精神。
平凡中可以见证伟大,平凡中可以见证感动。崇高的师德,从来都不需要太多的鲜花与掌声。用林玉龙的话说就是:不能让学生被伤害到,这是一个做老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浓重的乡音,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师德最本质的属性,爱学生,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而是不能让学生被伤害到,只有学生不被伤害,教师才有施爱的主体。记者相信,在这样的师德品质的熏陶下,为人师者即使生命老去,那他师魂还在,若师魂最终也会远去,那他歌声定会依然。是的,大音希声,平凡也可以成就伟大,平凡也可以感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