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题 科技教育
内外科技教育资源。校内,主要利用科技室、劳技室、理化生实验室,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学到的科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印证,同时多种能力得到培养;校外,主动与附近的工厂、企业、公司、种养基地、德育实践基地和社区挂钩联系,建立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定时组织学生前往参加开放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校内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开发、校内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将学校科普教育推进到一个全新境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培养和锻炼,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提高了,转化成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成长力——未来创新型人才就是这样造就的。

  五、以活动引领科技教育普及

  普及科技教育,除了有常态化的课程载体,还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了 “四模”科技小组、信息学竞赛小组、天文兴趣观察小组、植物标本制作小组等15个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涵盖了全校所有学生。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相应研究探索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面向全校师生组织不下20多项科技发明和创造活动。历时一个月的科技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全校所有班级和同学都竞相展示集体和个人科技特色。以科普教育中的生态环境教育为例,学校将生态环境教育和学校德育有机结合,营造生态化的科普教育大环境,利用各种纪念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明白“护绿·爱绿”的重要意义;通过新闻地理、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国旗下讲话、开辟科普宣传栏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通过举行“绿色行动班”的评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绿色消费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通过举行“低碳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节水节电意识……科普教育,就是伴随一个又一个紧密贴近实际,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活动,引领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能力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形成。

  开发乡土资源,促进创新教育,培养科学素养

  文/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 严青芹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及乡土资源创新教学的优势分析

  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发展学生,改善人生,培养起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根”的意义,其浸润与熏陶作用十分重要。

  高明区东临西江,沧江横贯境内,三面环山,山青、水秀、林茂。西部,老香山、托盘顶、凤凰山等环列其间;中部为绿色宝库,佛山第一峰——皂幕山崛起成莽苍苍、黛绵绵的绿色屏障,为佛山八景之“皂幕凌云”;东部五水相连,两江交织,构建出城市与山水有机共生,人文与景观自然交融的滨江人居之城。2004年,高明区人民政府综合集体智慧,把高明优越的山、林、水自然与未来城市发展目标融合于一体,创造性地将“山”、“林”、“水”、“都”四个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提出了“山林水都”的城市发展定位。这些,成为了我校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不可多得的重要教学资源。

  二、乡土资源创新教学中寻找最开放的科技创新教育

  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在学习中共同成长,而乡土资源创新教学恰恰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载体。

  开展乡土资源创新教学,我校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主,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根据周边的乡土地理,结合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设置了《高明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与分析》、《高明区城中村现状的调查分析》、《对高明区整治秀丽河工程的调查》、《高明区光污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关于高明区人们节水意识的调查》、《高明区节日浪费现象的调查与分析》、《高明区电子垃圾的调查与分析》、《高明区水泥、陶瓷行业对环境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视点·卷首语丝·缓解职业倦怠,教师个人努力至关重要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7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8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09页:视点·粤教聚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
   第10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1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2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3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4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5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6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7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8页:视点·特别策划·“上品”教育 教育“上品”
   第19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0页:视点·人物写真·平凡中见证感动
   第21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2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教育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学校路在何方
   第23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用好评估机制,创建绿色班级
   第24页:视点·治教治校方略·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聚焦学生学习
   第25页:教苑·班队园地·家校合力,让爱延伸
   第26页:教苑·班队园地·家访工作的个案分析
   第27页:教苑·班队园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28页:教苑·班队园地·钟老师,我毕业了
   第29页:教苑·班队园地·鼓励教育不宜多用
   第30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1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2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3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4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5页: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
   第36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7页:教苑·学科教研·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悟性培养
   第38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39页:教苑·学科教研·基于文本、文学的角度解读《丑小鸭》
   第40页:教苑·学科教研·让小题大作时,大题也在小作
   第41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2页:教苑·学科教研·中学数学教学,请不要错位
   第43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4页:教苑·学科教研·数学样例设计的策略
   第45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6页:教苑·学科教研·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
   第47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8页:教苑·学科教研·立足课堂,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第49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0页:教苑·学科教研·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考
   第51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2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3页:教苑·教坛点击·毕业典礼文化缺失现象的追问及重构
   第54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5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6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7页:博览·教师·校长工作室·培育工作室文化机制 强化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效
   第58页:博览·杏坛三味·教书,为了什么
   第59页:博览·杏坛三味·由教师穿女仆装上课说开去
   第60页:博览·杏坛三味·一堂令人遗憾的作文课
   第61页:博览·杏坛三味·“美好教育”成就奇迹
   第62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3页:博览·域外经纬·源于诺贝尔奖授奖地的启示
   第64页:博览·粤教新声·全省40个单位、80人被评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65页:博览·粤教新声·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获奖项目公布
   第66页:博览·文苑长廊·他们
   第67页:博览·文苑长廊·乡间繁华
   第68页:博览·信息平台·网络正在改变世界教育方式
   第69页:博览·信息平台·家庭环境影响7岁儿童的语言和读写能力
   第70页:教苑·教学拾粹·岐义处追问,问出所以然
   第71页:教苑·教学拾粹·话说“游戏”
   第72页:广告
   第73页:广告
   第74页:广告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专题 科技教育
广东教育综合版教苑·专题文汇·专题 科技教育32专题 科技教育 2013-03-05 2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